六客西来共一舟。吴儿踏浪剪轻鸥。
水光山色翠相浮。
我欲吹箫明月下,略须停棹晚风头。
从前五度到蕲州。
六客西来共一舟。吴儿踏浪剪轻鸥。
水光山色翠相浮。
我欲吹箫明月下,略须停棹晚风头。
从前五度到蕲州。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张孝祥的《浣溪沙·其七·亲旧蕲口相访》,展现了诗人与朋友在江上相聚、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景。
"六客西来共一舟",开篇便描绘了一幅多位文人墨客共同乘坐一艘船只的温馨画面,既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当时文化人的交游之乐。
接着,“吴儿踏浪剪轻鸥”中,“吴儿”指的是江南地区的孩子,而“踏浪剪轻鸥”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乡生活图景,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水光山色翠相浮"一句,将水与山的颜色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和谐统一之美,这里的“翠”字,更添了一份生机勃勃的意境。
“我欲吹箫明月下”,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在明月之下吹奏箫管的愿望,这不仅是对音乐的热爱,也寄寓着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对话的情怀。
“略须停棹晚风头”中,“停棹”即暂时停止划船,诗人在这里流露出了一种享受生活、珍惜美好瞬间的心情,而“晚风头”则增加了画面的一份清新和宁静感。
最后,“从前五度到蕲州”一句,蕲州即是现在的湖北省襄阳市,这里诗人提及往昔来此地的经历,不仅是对过往美好的回忆,也暗示了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总体而言,张孝祥通过这首词展现了自己对于友情、自然美景以及音乐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境界。
神京岂不遥,阊阖造中天。
金茎夹广陌,玉陛蒐群贤。
幸生唐虞代,况逢强盛年。
徘徊高堂病,一卧垂十年。
既无稚子娱,亦寡群从援。
椿庭渺何许,万里越南滇。
感此去住怀,戚戚摧心颜。
戚戚远行子,驾言还旧疆。
脂车望关塞,愿逐晨风翔。
主人卜清夜,置酒临高堂。
妙伎出闺闼,纤腰移曲房。
当筵发皓齿,四坐流芬芳。
回飙袭绮户,飞霜飘长廊。
良宵一何促,瑶瑟无辉光。
征夫念明发,握手起徬徨。
仰视云中雁,三五各成行。
胡为双飞龙,羽翼多参商。
丈夫志万里,会晤安可常。
勖哉就长路,皓首期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