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舟冲雾出,一望但苍烟。
风叶鸟移树,草虫黾跃渊。
崩云分石坠,偃树辅梁坚。
高卧拖蓬客,沿洄听自然。
晓舟冲雾出,一望但苍烟。
风叶鸟移树,草虫黾跃渊。
崩云分石坠,偃树辅梁坚。
高卧拖蓬客,沿洄听自然。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乘舟于雾中航行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舟行时的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
首句“晓舟冲雾出”,开篇即点明时间与行动,晨光初照,舟行雾中,画面静谧而神秘。接着,“一望但苍烟”一句,将视线拉远,只见一片苍茫烟雾,渲染出一种深远辽阔的意境。
“风叶鸟移树,草虫黾跃渊”两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舟行途中与自然界的互动。风吹动树叶,鸟儿在树间穿梭,草丛中的昆虫跳跃,生动地描绘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使画面更加鲜活。
“崩云分石坠,偃树辅梁坚”则进一步描绘了舟行途中的壮观景象。云层崩裂,石头坠落,树木倒伏,桥梁稳固,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隐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最后,“高卧拖蓬客,沿洄听自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亲近。他仿佛是一位悠闲的旅者,躺在篷内,随波逐流,倾听自然的声音,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舟行途中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感悟,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平静的态度。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太守未行屯,与敌共雁门。
雁门得太守,始复为汉有。太守来,匈奴走。
碧眼番儿射雕手,目瞬舌噤畏木偶。
临江死,太守生,长信官中气未平。
太守死,单于喜,未央宫中上拊髀。
曷不早赦临江王,孝子忠臣两无伤。
片石插寒塘,泠泠箭竹黄。
谁提数寸管,坐到一秋长。
我亦耽清致,传闻今几霜。
翻飞乏羽翼,那得到君旁。
想见莓苔绿,坐令毛发苍。
叠膝嘉肺中,望断云根觞。
令我操题处,青棘披孤墙。
日影淡无色,十月梅早芳。
欲折以寄远,无此长臂攘。
料理竹下人,应少寒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