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鬟衫着轻罗,发如螺,睡起钗偏髻倒唤娘梳。
心上事,春前景,闷中过,打叠闲情别绪教鹦哥。
小鬟衫着轻罗,发如螺,睡起钗偏髻倒唤娘梳。
心上事,春前景,闷中过,打叠闲情别绪教鹦哥。
这首《相见欢》由明代诗人龙辅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慵懒而又略带愁绪的生活片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日常琐事中的情感波动。
“小鬟衫着轻罗”,开篇便以轻柔的笔调勾勒出女子身着轻薄罗衫的形象,仿佛能感受到衣物的轻盈与女子肌肤的细腻。接着,“发如螺”一句,以比喻手法描绘女子的秀发如同精致的螺壳,既形象又富有美感。
“睡起钗偏髻倒、唤娘梳”,描述了女子从梦中醒来,发现发饰歪斜、发髻松散,于是呼唤母亲或侍女前来整理。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娇憨与依赖,也透露出她生活中的小确幸与温馨。
“心上事,春前景,闷中过”,这三句则深入女子的心境,表达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春天的美景与即将到来的生机似乎并未能驱散她心中的烦闷,反而更加凸显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忧郁。这里的“心上事”既可理解为对未来的憧憬,也可解读为难以言说的烦恼,体现了诗人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打叠闲情别绪、教鹦哥”,最后两句以鹦鹉作为媒介,将女子的情感寄托于它身上。鹦鹉学舌,或许能传达女子的心声,但最终仍无法完全释怀。这一细节巧妙地展示了女子试图通过外界事物来排遣内心愁绪的努力,同时也暗示了这种努力的徒劳与无奈。
整体而言,《相见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铺垫,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生活在日常琐事与内心情感交织中的女子形象,展现了其微妙的心理变化和情感世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