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之后更苏郎,不枉随人入建康。
秦水钟山几相识,前年忽识好文章。
刘郎之后更苏郎,不枉随人入建康。
秦水钟山几相识,前年忽识好文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师董所作的《题金陵杂兴诗后八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刘郎之后更苏郎"起笔,将自己比作继刘禹锡(刘郎)和苏轼(苏郎)之后的文人,表达了对前贤文采的敬仰以及对自己在金陵(今南京)创作的期待。"不枉随人入建康"一句,暗示了诗人对能来到文化繁盛之地建康(建康即古代南京的别称)深感荣幸。
"秦水钟山几相识"描绘了金陵的山水特色,秦淮河与钟山相映成趣,诗人似乎与它们有了深厚的情感联系。最后,诗人感慨"前年忽识好文章",表达了对前年在此地发现优秀文学作品的惊喜,也流露出对自己能否在此地创作出佳作的自信和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自我追求与对金陵风土人情的热爱,体现了宋诗的含蓄与内敛。
吾郡称多士,君家总俊游。
仲方在间散,伯又袭编修。
道与时升陈,宾随去可留。
邮亭还祖饯,别意爽於秋。
曾见端平进士评,邱君磊落榜中英。
忘形尔汝同年集,驰志伊吾即日行。
举子能谈真将略,元戎夸得好门生。
可怜书剑浑无用,才力如何与命争。
领袖乡庠四十年,被书误是到华颠。
玉川大用不及试,东野古心常自鞭。
抱疢二诗知命语,遗骸怀偈小乘禅。
修文地下非公愿,生则当生兜率天。
望层霄、五云开处。
屏星光射螺浦。
复来七日冬将至,恰则岳神生甫。
梅半吐。
试索笑巡檐,稍稍香风度。
花娇欲语。
问昔日治平,吴公无传,今请为公歌襦袴。
□□□,玉粒家家丰贮。
因人岂关天数。
金城千里谁能护,前召又逢后杜。
□□□。
见说道、长安新筑沙堤路。
班催鹭序。
春色醉蟠桃,胸中色线,待把衮衣补。
天启黄旗运,复见汉黄香。
名高黄榜,飞黄腾入鸳行。
文彩苏黄而上,政事龚黄而右,黄纸选循良。
黄见眉间色,卿月照黄堂。
调黄钟,舞黄鹤,醉鹅黄。
黄云催熟,黄童老叟庆金穰。
间展黄庭一卷,自爱黄花晚节,黄閤日偏长。
印佩黄金斗,黄发半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