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父遇西伯,子陵辞汉光。
胡为异出处,所贵安其常。
斯人乐渔钓,荣辱两俱忘。
桐庐在何许,烟水自微茫。
我性爱樵牧,无心慕轩裳。
为君发吟咏,有兴在沧浪。
尚父遇西伯,子陵辞汉光。
胡为异出处,所贵安其常。
斯人乐渔钓,荣辱两俱忘。
桐庐在何许,烟水自微茫。
我性爱樵牧,无心慕轩裳。
为君发吟咏,有兴在沧浪。
这首明代邓雅的《题严氏钓隐》描绘了一位古代贤者与隐逸生活的意境。首句"尚父遇西伯"引用姜尚与周文王的典故,象征着高人与明主的相遇,而"子陵辞汉光"则借严光拒绝汉光武帝的高位,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坚守。接下来的"胡为异出处"质问为何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强调了个人对于平凡安宁生活的珍视。
"斯人乐渔钓,荣辱两俱忘"直接描述了主人公的志趣,他享受着垂钓的闲适,不为世俗的荣辱所动。"桐庐在何许,烟水自微茫"描绘出桐庐江边的朦胧景色,增添了隐居之地的神秘与宁静。
诗人接着表明自己"我性爱樵牧,无心慕轩裳"的本性,表示自己与严氏有共鸣,更愿意过着樵夫牧童的生活,而非追求官场的华丽。最后,诗人以"为君发吟咏,有兴在沧浪"收尾,表达了对这种淡泊名利、自在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以及通过诗歌传达的悠然心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深深敬仰和追求。
梁侯昔在东藩时,分符帅阃兼左司。
君为幕府贵宾客,咳唾一落成珠玑。
君年于我当父执,我才弱冠君六十。
惠然下作忘年交,令我夜梦生撝挹。
灵鳌峰在江水边,清赏几时同周旋。
题诗秋写凤林竹,载酒夜泛兰溪船。
兰溪溪水清如练,兴尽回船复开宴。
水底潜蛟听凤箫,波心皓月摇秋扇。
梁侯权势盛莫当,偏裨小校皆为郎。
惟君与我得礼貌,过者啧啧盈路旁。
别来风物何可道,华表青青但春草。
我骑羸马走西东,梁侯去矣君亦老。
人生本是风花枝,升沉聚散何足悲。
优游晚岁谢微禄,倘得从君林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