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江月·其三》
《西江月·其三》全文
宋 / 张抡   形式: 词  词牌: 西江月

卷地朔风凛凛,漫天瑞雪霏霏。园林万木变枯枝。

因甚松篁独翠。只为春花竞发,却教秋叶争飞。

若无荣盛便无衰。悟此方名达理。

(0)
注释
朔风:北方寒冷的风。
瑞雪:吉祥的雪,象征丰收或好运。
万木:众多的树木。
因甚:为什么。
松篁:松树和竹子,常用来比喻坚韧不屈。
竞发:争相开放。
争飞:形容叶子随风飘落。
荣盛:茂盛、兴盛。
衰:衰败。
悟:领悟。
达理:通达事理,明白道理。
翻译
强劲的北风吹过大地,满天飘落着洁白的瑞雪。园林中的树木都变成了枯枝。
为什么只有松竹保持翠绿?只因春天百花争相绽放,却让秋天的叶子也努力飘落。
没有繁荣就不会有衰败。领悟这个道理,才能称为通达人生。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张抡的《西江月·其三》。从词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深秋时节的景象和哲理思考。

"卷地朔风凛凛,漫天瑞雪霏霏":这里描绘了一幅深秋到初冬的图画,朔风指的是边塞的寒风,而漫天的瑞雪则营造出一种萧瑟、肃穆的气氛。诗人通过这两句生动地描写了自然界的变化。

"园林万木变枯枝":万木纷纷皆已化为枯枝,展示了季节更迭带来的生命力与衰败的对比。这一景象不仅是对自然界秋色的一种描绘,也隐喻着生命的无常。

"因甚松篁独翠":在这万木凋零之际,唯有松树依旧保持着绿意,这里的"因甚"表达了一种质疑,或许是对自然界中生灵顽强生命力的赞叹和探究。

"只为春花竞发,卻教秋叶争飞":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哲理性的问题,他感慨于春天的花朵竞相开放,而秋天的落叶却也似是要追随它们一般地纷纷扬扬。这种对比强调了生命力与衰败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哲学思考。

"若无荣盛便无衰":这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哲理主张——没有高峰就不会有低谷,没有繁荣就不会有衰败。这个道理在自然界和人世间都是适用的,表达了对生命循环的一种接受与理解。

"悟此方名达理":这句话则是诗人的自我总结,他认为自己已经领悟到了这种深刻的哲学道理,并通过这首词达成了自己的认识和感悟。"悟此"两字,表明了诗人对于生命哲理的深刻理解,而"方名达理"则展示了他对这种理解的自信与肯定。

总体而言,这首《西江月》不仅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更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生命周期和生命意义的深邃思考。

作者介绍

张抡
朝代:宋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号莲社居士,开封(今属河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好填词,每应制进一词,宫中即付之丝竹。尝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莅聚景园,抡进柳梢青词;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莅聚景园,抡进壶中天慢词;九月,孝宗幸绛华宫,抡进临江仙词:均赐赉极渥。抡所著有《莲社词》一卷,存词100余首。《文献通考》及绍兴内府古器评二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题画·其一

谁家老屋枕溪濆,十里青山半是云。

此处更无尘迹到,秪应啼鸟隔花闻。

(0)

登楼感怀

晚来无事漫登楼,曲曲栏干总是愁。

渺渺乡关何日到,茫茫天地此生浮。

太行有路东西去,汾水无情日夜流。

华发苍颜成底事,可能辜负钓鱼舟。

(0)

满路花.晚春

残英蝶梦寒。晓被莺呼煖。山光林影换、东风缓。

飞红逐水,寂寞无人管。

绣帘慵未轴,却被杨花巧穿。特恁柔款。

情悰依约,蓦地添凄惋。从前多少事、心头馆。

江淹有恨,欲赋绫笺短。拟向东君问,此际年年。

也应清泪痕满。

(0)

秋宵吟.醉和石帚韵

雨声稀,月色皎,噀酒黄花香悄。

凉云里,送一枕秋心,断鸿天晓。挽春荑、弄绣葆。

倦鹤栖栖华表。知何计,有背郭三间,对锄烟草。

五载西风,断送得天荒地老。

渐台星影,坞壁军声,引泪梦痕绕。黄叶荣州早。

冷落残山,亲故半杳。

幸邻僧唤我题签,慈竹西角尽醉了。

(0)

题画·其六

杨白花飞楚水东,竹林西转竹桥通。

扁舟载酒冲烟去,一路潇湘泼墨中。

(0)

南征

太白秋明井鬼旁,兵占早已在炎荒。

养成岁月营三窟,嵎负西南擅一方。

莫遣金沙留蜀汉,岂容清浪接湖湘。

由来制胜资全策,铜柱依然缅水阳。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