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夕复风晨,长途任此身。
前行去已远,孤客藐何亲。
山险天藏路,溪寒马啸人。
旅怀欲有诉,纡轸不堪陈。
雨夕复风晨,长途任此身。
前行去已远,孤客藐何亲。
山险天藏路,溪寒马啸人。
旅怀欲有诉,纡轸不堪陈。
这首明代诗人黄德水的《过偏桥》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感受。首句“雨夕复风晨”以风雨交加的环境起笔,展现出行旅的艰难,时间从夜晚的雨至清晨的风,连续不断,暗示着旅程的漫长。次句“长途任此身”表达了诗人独自承受旅途劳顿的决心。
“前行去已远,孤客藐何亲”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孤独,前方虽然遥远,但身边并无亲朋相伴,只有自己在面对险阻。“山险天藏路,溪寒马啸人”通过描绘山路崎岖、天气寒冷以及马匹的嘶鸣,渲染出旅途的艰辛和寂静,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不安。
最后一句“旅怀欲有诉,纡轸不堪陈”直抒胸臆,旅人的愁绪满腹,想要倾诉,却又因心情复杂,难以言表。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旅途的困苦和心灵的孤寂,展现了诗人坚韧而又感伤的旅人形象。
翩翩拍舞下瑶阶,知是东君间谍来。
深入粉香人不见,花心摇落却飞回。
无马假犊车,岂必朱丹毂。
驾言暂出游,写忧慰穷独。
寻芳不见花,宿莽埋槲樕。
区区十里间,良友始追逐。
晤语得正人,颇欣富方谷。
书斋大萧条,四面少林麓。
欲作纳凉亭,因兹出求木。
履桥虽云安,攲柱恐颠覆。
临深念垂堂,徒行漫扪腹。
道险能摧轮,畏闻声辘辘。
形骸久衰惫,摇几屡颦蹙。
五方民杂居,濒泽非广谷。
鸡犬或相闻,要知是荒服。
跋涉频问津,引领主人屋。
老稚俱迎门,击鲜馈豚肉。
日暮途修阻,还辕不辞速。
吻燥藉醇醪,糊口资饘粥。
翌日睹新诗,珠玑圆且熟。
可追宝剑篇,高诵素灵哭。
千岁归来化鹤仙,作亭犹是旧山川。
登临迥出红尘外,笑傲仍居碧海边。
坐想三清元不远,回观五浊秖堪怜。
鹏抟九万吾何羡,安用蒙庄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