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清宵睡未安,五更钟动落云端。
霜飞响急催残月,雪重声迟透晓寒。
南去亲知长远忆,北来书札屡开看。
天涯聚散浑难定,不觉狂歌怨楚兰。
辗转清宵睡未安,五更钟动落云端。
霜飞响急催残月,雪重声迟透晓寒。
南去亲知长远忆,北来书札屡开看。
天涯聚散浑难定,不觉狂歌怨楚兰。
此诗《晓钟有怀》由清代诗人顾峵所作,描绘了诗人于清晨时分,被钟声唤醒后,内心涌动的复杂情感与思绪。
首句“辗转清宵睡未安”,生动地刻画出诗人夜不能寐的状态,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五更钟动落云端”一句,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仿佛连天空中的云朵都感受到了这份静谧与深沉。
“霜飞响急催残月,雪重声迟透晓寒”两句,运用了细腻的自然描写,霜与雪的声响,既渲染了清晨的寒冷氛围,又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霜与雪的急促与迟缓,分别对应着时间的紧迫与缓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南去亲知长远忆,北来书札屡开看”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南去的亲友,北来的书信,都是诗人情感的寄托,通过这两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最后,“天涯聚散浑难定,不觉狂歌怨楚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无奈与感慨。在感叹中,诗人似乎找到了一种释放情感的方式——“狂歌”,以此表达对命运的抗争与不满,同时也借“楚兰”这一意象,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活、对时间、对人情的深刻思考。
西湖景物天与奇,岁晚春风常探支。
水边竹外更幽绝,一夜花开南北枝。
何处飞来两鸂鶒,影碎晴波荡春碧。
荷盖凋零荇带寒,徘徊如与花相识。
短屏画手岂无心,待公归赴西湖春。
年年春色花照席,应念挥毫老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