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如刀剪枯叶,大河似箭浮轻舟。
投石入水岂有碍,走丸下坂安得留。
长风如刀剪枯叶,大河似箭浮轻舟。
投石入水岂有碍,走丸下坂安得留。
这首诗《易言》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长风如刀剪枯叶”,以“长风”比作锋利的刀刃,将“枯叶”比喻为被切割的对象,形象地描绘了秋风扫落叶的场景,同时也隐喻着人生的岁月无情,如同长风割断枯叶一般,不留痕迹地流逝。
次句“大河似箭浮轻舟”,将奔腾的大河比作离弦之箭,而轻舟则在其中飘荡,既表现了水流的湍急与力量,也象征着人在命运洪流中的渺小与漂泊不定。
第三句“投石入水岂有碍”,描述的是将石头投入水中,看似无碍于水面的平静,实则激起了层层涟漪,暗含了事物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往往会产生复杂的影响和变化。
最后一句“走丸下坂安得留”,以“走丸”比喻快速滚动的弹丸,而“下坂”则是指从斜坡上滑落,强调了行动的不可阻挡和时间的不可逆转,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言式地探讨了人生的无常、时间的流逝以及行动的不可逆转性,富有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昔人筑雩坛,群巫此歌舞。
骄阳煽蕴隆,吁叹以降雨。
良辰岁时和,遗迹林壑古。
枯蘖换槁叶,芳荑抽宿莽。
徜徉沂水上,童冠七或五。
春袖风乎兹,缋绣无火黼。
千载想佳人,不仕东国鲁。
异彼三子撰,圣师独予取。
吾友赵隐君,笑唾卿相组。
猿鸟听新咏,点瑟时一鼓。
汉歌曾罔闻,楚台未渠数。
泠泠列禦寇,肯尔哙等伍。
屈二指兮郎罢九秩,虽则九秩兮髯犹如漆。
梁之郊兮黍稷栉栉,父曰儿归兮吾督汝铚。
加六算兮圣善九旬,虽则九旬兮发犹未银。
汴之水兮鲂鲤鳞鳞,母曰儿归兮我甘汝珍。
夫妇偕老兮古无此比,父母俱存兮今谁其拟。
禄养于南兮云胡不善,汴梁言还兮昼锦乐只。
二老有子兮又有孙,寿且康兮施及后昆。
逮老及彭兮永贞厥根,泽诗薰书兮益大宁斋翁之门。
衣冠奇古旧儒风,湖海襟期臭味同。
七字不妨容我和,一樽酒欠与君中。
春光是处饶生意,山色何曾碍太空。
九叠云屏三笑路,何当偕访虎溪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