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寅之招饮同登九江城·其八》
《李寅之招饮同登九江城·其八》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玄理本甚察,悟见独何鲜。

请看小丙子,跪拜綵衣展。

荻芽荐鲊脯,缓醉味岂浅。

鞭辔惯驰奔,戈铠觊息偃。

我归当复来,岂惮仆足茧。

(0)
注释
玄理:深奥的道理。
察:清晰。
小丙子:人物名,可能象征谦逊或特定情境。
跪拜:虔诚地跪拜。
綵衣:华丽的衣服。
荐:进献。
鲊脯:腌鱼肉。
缓醉:慢慢品味酒。
鞭辔:马鞭和缰绳。
戈铠:武器装备。
觊息偃:期待休息。
岂惮:怎会害怕。
仆足茧:双脚磨出茧子。
翻译
深奥的道理本来就很清晰,但领悟到的人为何如此稀少。
请看小丙子,他虔诚地跪拜,展示着华丽的彩衣。
用荻芽和腌鱼肉款待,慢慢品味其中的美酒,味道岂能不深沉。
习惯了驾驭马匹疾驰,期待有一天能放下武器,安息。
我回去后还会再来,怎会害怕旅途劳顿,双脚磨出茧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招饮同登九江城(其八)》。诗中表现了对朋友深切关怀和邀请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感。

"玄理本甚察,悟见独何鲜。" 开篇两句透露出一种哲学思考的深度,表明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清醒认识。

"请看小丙子,跪拜綵衣展。" 这里“小丙子”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酒具或宴席上的佳肴,“跪拜綵衣展”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幅主人以礼服迎宾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待友人的郑重和热情。

"荻芽荐鲊脯,缓醉味岂浅。" “荻芽荐鲊脯”指的是用野趣的方式享用美食,“缓醉味岂浅”则表达了对酒宴中那份悠然自得、忘却时光的愉悦。

"鞭辔惯驰奔,戈铠觊息偃。"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急促的生活节奏和一种对于战斗或冲突的熟悉感受,但同时也透露了对这类紧张状态的一种厌倦。

"我归当复来,岂惮仆足茧。"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即便自己离开,也会再次返回,并不会因为旅途的艰辛而感到畏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以及对生活中美好时光的珍视。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春雨不止二首·其二

春雨如毛又似埃,云开还合合还开。

怪来春晚寒如许,无赖桐花领取来。

(0)

舟过望亭三首·其一

常州尽处是望亭,已离常州第四程。

柳线绊船知不住,却教飞絮送侬行。

(0)

洞仙歌·其二

霓旌降节,缥缈蓬瀛里。前是骖鸾在人世。

下云衢沾圣泽,两地疏封,须信道,不减瑶台富贵。

兰帏称寿日,朱紫盈门,碧藕蟠桃奉甘旨。

更何须,求大药饵服还丹,长不老,鹤骨仙标无比。

况壶天日月自延长,看几度人间,百年千岁。

(0)

石洞二首·其二

香雾团成盖,茶花白胜酥。

对书閒境界,觅句静工夫。

客信因鱼得,归程约雁俱。

庭前海棠树,尚及一看无。

(0)

钓鳌台

谁把渔竿老渭滨,拨开尘鞅对清薰。

乾坤浩荡台非旧,湖海凄凉我接君。

有客携家来上冢,无人载酒共论文。

山阴兴尽空归去,何处天风落五云。

(0)

答屈爽

至人喜旷达,所遇无形迹。

非乐重其放,中心本纯一。

东晋尚书令,简文用王述。

论事匪卓越,动意皆真率。

以此能过人,谢安亦降挹。

微物器褊浅,举趣半出匿。

静坐本无事,城府强扃鐍。

终日如寒虫,啾啾复唧唧。

计校不满毫,血尽死犹泣。

疾趋赴冥嚣,但如水就湿。

竟老何能为,纷然众恶集。

古先有至言,小人长戚戚。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