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浚楼船早受降,漫劳铁锁画长江。
四州六郡浑全盛,青盖摇摇入魏邦。
王浚楼船早受降,漫劳铁锁画长江。
四州六郡浑全盛,青盖摇摇入魏邦。
这首诗描绘了三国时期吴国末期的情景,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英雄末路的悲壮。首句“王浚楼船早受降”,点明了故事背景,王浚率领的楼船军队早早地取得了胜利,暗示了吴国的衰败与终结。接着,“漫劳铁锁画长江”一句,运用了典故,铁锁是吴国用来阻断长江天险的防御措施,但最终徒劳无功,象征着吴国的防御策略无法抵挡历史的潮流。后两句“四州六郡浑全盛,青盖摇摇入魏邦”,描述了吴国曾经的辉煌与繁荣,与如今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青盖代表的是吴国的旗帜或君主,摇摇欲坠地进入魏国的疆域,预示着吴国即将灭亡的命运。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英雄末路的主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独特洞察和感慨。
高齐校雠谁作图,一时紬书亦名儒。
网罗卷轴三千馀,俗儒非真类迂愚。
雌黄是正定不无,虚文末学徒区区。
岂识治道通唐虞,文林高馆希石渠。
后来御览嗟何书,修文偃武事益诬。
转头邺城已丘墟,峨冠广袖长眉须。
丹书写此犹不渝,高鬟侍女曳红裾。
两骓帕鞍立奚奴,罢琴涉笔倾酒壶。
兰台供拟信乐欤,不知画手安用摹。
无乃逞巧聊自娱,千年视之一欷歔。
君不见文皇学士十八人,谋猷事业皆功臣。
瀛洲旧图应更真,诸君寻观为拂尘。
商飙起璿霄,爽气静瑶海。
圣皇抚时运,喜色动眉彩。
蜂旗伫西指,乘辕行北改。
涛声鼓万壑,夜半响竽籁。
汉仪欣复见,周鼎知德在。
猗欤沛中歌,云飞风正大。
投老溪南幸卜邻,一麾频见宠章新。
养花别圃成三径,种木佳城度十春。
前席遂孤明主意,留鞭难继澧阳尘。
空馀樽酒追随地,同社凄凉泪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