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船莫嫌迮,船迮始相宜。
两桨行何驶,重滩过不知。
荒村寇相县,破屋屈平祠。
不奈新愁得,啼猿挂冷枝。
溪船莫嫌迮,船迮始相宜。
两桨行何驶,重滩过不知。
荒村寇相县,破屋屈平祠。
不奈新愁得,啼猿挂冷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泛溪船至巴东》。诗中,诗人以溪船为载体,描绘了乘船沿溪而行的旅途体验。他提醒读者不必嫌弃船只狭窄,因为狭窄的船反而更适合在湍急的溪流中穿行,展现了船夫的技艺和溪流的险峻。
"两桨行何驶"一句,通过描绘船桨快速划动,形象地表现出船行速度之快,以及诗人对溪流景色的欣赏。接着,诗人笔触转向两岸的景象,"重滩过不知"暗示了溪流中的艰难险阻,但诗人并未直接提及,而是通过"过不知"传达出一种从容应对的态度。
"荒村寇相县"一句,描绘了沿途荒凉的村庄和可能存在的匪患,显示出旅途的不安定,而"破屋屈平祠"则借屈原祠堂的破败,寓言了历史遗迹的沧桑与诗人自身的感慨。最后,诗人以"不奈新愁得,啼猿挂冷枝"作结,表达了内心的新愁难以排遣,只能听到哀怨的猿啼挂在冷寂的树枝上,增添了诗的凄清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行巴东的所见所感,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融入了人生的感慨,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思。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