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仲宪兄弟入京》
《送陈仲宪兄弟入京》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汉京茂异满容台,金马门仍待诏开。

几见过都骊驷色,谁如入洛雁行才。

二龙宛自平舆出,双璧新从大赵来。

代有传经今奏对,知君家世冠中台。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送陈仲宪兄弟入京》。诗中描绘了陈仲宪兄弟即将赴京的情景,以“汉京茂异满容台”开篇,将京城的繁华与历史底蕴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充满期待的氛围。接下来,“金马门仍待诏开”一句,借用了古代文人等待皇帝召见的典故,表达了对陈仲宪兄弟才华的认可和对其未来仕途的期许。

“几见过都骊驷色,谁如入洛雁行才”两句,运用了“过都”和“入洛”的典故,分别指代陈仲宪兄弟在京城和洛阳的才学表现,强调了他们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成就。接着,“二龙宛自平舆出,双璧新从大赵来”则以生动的比喻,赞美陈仲宪兄弟如同两条腾跃的蛟龙,从平舆之地脱颖而出;又如同两颗璀璨的璧玉,从大赵之地崭露头角,形象地展现了他们的出众才华和不凡背景。

最后,“代有传经今奏对,知君家世冠中台”两句,既是对陈仲宪兄弟家族传承优秀传统的肯定,也是对他们此次进京应试的鼓励,预祝他们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陈仲宪兄弟的深厚情谊和高度评价,同时也寄托了对他们的美好祝愿和期许。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柳眼

一段风流态,青青独可亲。

沿堤看去客,融水望归人。

滴露如虫泣,含烟似頞颦。

半开还半合,窥尽满江春。

(0)

凉夜

秋气棱棱倍觉增,单衣添尽两三层,莲花台畔已无灯。

欲眠不眠将夜半,隙月一痕窥病僧。

(0)

渔父歌

此翁平生烟水涯,牵风载雨船为家。

水烟苍苍天尽处,欲灭不灭孤篷斜。

鸣榔打船江窅渺,向妻乱叫芦花好。

紫网临风牵绿泥,有鱼无鱼和荇倒。

菰蒲接天水鸟飞,草深沙暖鱼虾肥。

日黄江黑风始怒,犹自放船迎夕晖。

鱼虾杂倒呼儿检,谓言趁此斜阳暖。

腰间刚剩十文钱,沽酒不辞青旆远。

孤舟每牵江色留,烂破衣裳江影浮。

老渔无机鸥可验,有时飞上渠侬头。

筛螺箕蛤生活罢,黄头晚梳绿烟下。

卖得糠虾买得盐,鼾眠自谓心无挂。

夜则惯挨江鹭眠,篱横万朵秋峰边。

明月为灯照江口,江高露冷芙蓉鲜。

或虾或蚌捞江底,官徭不差私自喜。

所愁只恐市城饥,争道鱼虾不如米。

舴艋低回芦叶鸣,沙高日短潮头横。

小儿落水大儿叫,举头一片秋江明。

狂歌乱拍十指齐,叶舟总著烟溪迷。

白酒黄浆醉饱后,眼眶便觉青天低。

赤身不怨贫如洗,浑家团圞一船底。

月落乌啼鬼火明,枕头横在霜花里。

弥空紫沙烟浪平,渡头谁家鸡犬声。

开篙一阵榔板去,半夜海红天日生。

(0)

瓦官寺

烟霞城阙起,胜迹在林椒。

春草绕三径,松风话六朝。

冶城深竹树,白鹭带江潮。

忆昔谈经处,钟声锁寂寥。

(0)

悼竹岩处士

竹阴山色郁葱葱,厌俗编茅向此中。

花谢水流人不返,蛛丝空罥半窗风。

(0)

偶成

金沙溪上柳条齐,白鸟群飞落照低。

十里荷花红胜锦,好山都在画桥西。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