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兵未厄一丸泥,绵竹悬军万仞梯。
奄忽当涂更典午,翻嫌多事邓征西。
奇兵未厄一丸泥,绵竹悬军万仞梯。
奄忽当涂更典午,翻嫌多事邓征西。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笃庆所作的《邓艾庙》,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邓艾的深刻思考与评价。
首句“奇兵未厄一丸泥”,以“一丸泥”比喻邓艾在军事上的巧妙布局和灵活运用,暗示了他在战争中的独特才能,即使面对看似不可能克服的困难,也能找到突破点,展现出他的智慧与勇气。
次句“绵竹悬军万仞梯”,绵竹是地名,这里借指战场。诗人用“悬军”描绘出邓艾军队在险峻地形中作战的艰难情景,而“万仞梯”则形象地表现了地形的险恶与邓艾军队攀爬的艰辛,同时也暗含了邓艾军队在逆境中坚持不屈的精神。
第三句“奄忽当涂更典午”,“奄忽”形容时间之快,“当涂”指掌权,“典午”则是古代对帝王的称谓。这句话意在表达邓艾迅速崛起,成为权力中心的人物,但同时也暗示了他可能因权力的欲望而变得复杂,甚至可能因此而受到质疑或批评。
最后一句“翻嫌多事邓征西”,“邓征西”是邓艾的官职之一,此处“多事”既可理解为过于追求功名利禄,也可能指其行事过于激进,招致非议。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邓艾在权力与责任之间的平衡问题的反思,以及对其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邓艾生平和事迹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权力、智慧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思考。
折夫容,乍见年芳歇。驿柳千条催发。
黯黯销魂唯是别。凉露下,征程滑。
伤江水、少还流,占镜影、无圆月。
但苍茫里,葭□风冽。朝倚蜀国城,暮眺吴宫阙。
此恨绵绵难彻。万一天怜相念切。应更有、相逢节。
秋径赏、菊为屏,春昼㬉、桃翻雪。忍良辰、美景空设。
几日朱楼,东风如梦,数到销魂时候。
香尘旧苑,粉本残山,谁省倚阑人瘦。
犹是春前画廊,觅遍斜阳,翠僝红僽。
问王孙归路,津亭篴罢,暮寒知否。
还念我、弹墨鸾襟,沾香鸳帕,渐渐风情非旧。
伤高有泪,怨别何心,坐数落花偏久。
听到千山杜鹃,芳梦醒初,清钟催后。
纵空帘重卷,绿阴如许,怎禁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