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德孺池上二首·其二》
《过德孺池上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处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谁堪秋热与春寒,北客南州有底欢。

酒熟但招吾辈饮,诗成莫与俗人看。

眼明白鸟清溪上,心折黄鹂碧树端。

口诵离骚手遮日,梦魂不敢到长安。

(0)
翻译
谁能承受秋天的酷热和春天的严寒,北方来的客人在南方又能找到什么欢乐。
酒酿好后只邀请我们这样的朋友共饮,诗写成后切勿给世俗之人观看。
眼中欣赏着溪边的白鸟,心中却被碧绿树梢的黄鹂所打动。
口中吟诵着《离骚》,双手遮住阳光,连梦境都不敢飞往长安。
注释
谁:指代不确定的人。
堪:能承受。
秋热:秋天的酷热。
春寒:春天的严寒。
北客:北方来的客人。
南州:南方地区。
有底欢:能找到什么欢乐。
酒熟:酒酿好。
吾辈:我们这些人。
俗人:世俗之人。
眼明:目光清晰。
白鸟:白色的鸟。
清溪:清澈的小溪。
心折:心生感动。
黄鹂:黄莺。
碧树端:碧绿的树梢。
离骚:屈原的《离骚》。
遮日:遮挡阳光。
梦魂:梦境。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朝廷。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秋天怀念春日之美好的情感,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愿意让俗人理解其内心世界的态度。诗中通过鲜明的自然景象,如清溪上的鸟鸣,碧绿树梢上的黄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带有一丝孤独的情境。

"谁堪秋热与春寒"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迭中温暖春日的怀念,以及对酷热秋天的无奈。"北客南州有底欢" 则展现了远方来客在异乡所寻找到的那份难得的欢愉。

"酒熟但招吾辈饮,诗成莫与俗人看" 这两句表明诗人愿意与志同道合之人共享美酒和佳作,但又不愿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示给那些不懂得欣赏的人。

接下来的几句 "眼明白鸟清溪上,心折黄鹂碧树端" 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口诵离骚手遮日,梦魂不敢到长安"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通过吟咏古人的诗篇来慰藉自己孤独的心灵,以及他内心对于往昔的无限留恋,但又不敢让自己的思念太过分明。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人世间情谊的珍惜。

作者介绍

李处权
朝代:宋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猜你喜欢

捣练子三首·其三

寒玉轸,吴国弦。微风小阁乍春天。鼓双琴,人似仙。

真不负,好青年。道人喜极转凄然。汝夫妻,名可传。

(0)

桂殿秋九首·其七

木叶下,江水寒,江水蒹葭一半干。

雁行落处无人到,变态惟从画里看。

(0)

桂殿秋九首·其三

石榴婢,无美颜。烹茶研墨侍东山。

新诗书诵夫人句,白骨幽坟唤不还。

(0)

满江红九首·其八

被岸茫茫,渺空阔、中流一叶。

送君者、自崖而返,浪花如雪。

心地本安休断臂,脚根不稳争饶舌。

托微波、泛泛此身轻,无家别。浮沤念,起复灭。

涅槃路,直且捷。向澄圆觉海,远离一切。

无住亦非心境界,有情须作真豪杰。

懔荧荧、碧眼照乾坤,超分别。

(0)

西江月二首·其一

豆圃人归鸟下,草衣翁醉童扶。

相逢邻里笑胡卢,野史盲词今古。

白酒前村最好,清风此地真无。

夕阳欲落黑云铺,八九夜来风雨。

(0)

贺新郎四首·其三

雁影横晴昼。对高斋、薰炉茗碗,几番携手。

寒雨忽催行棹发,又向前湾回首。

看一路、冷枫红透。

江草江花都萧瑟,怕西风、渐逼征衫袖。

摇落意,君堪否。清秋曾共新亭酒。

奈而今、轻装独去,深杯重覆。

何处登临残照外,望里魂销钟阜。

更莫问、南朝非旧。

此地从来兴亡恨,一丝丝、多似秦淮柳。

谱怨曲,数红豆。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