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庭词赋重相如,负弩曾乘驷马车。
欲向九霄搏六翮,先于万卷惜三馀。
何愁华国无文史,犹喜传家有父书。
春信凭梅须蚤寄,暮云时倚北堂闾。
汉庭词赋重相如,负弩曾乘驷马车。
欲向九霄搏六翮,先于万卷惜三馀。
何愁华国无文史,犹喜传家有父书。
春信凭梅须蚤寄,暮云时倚北堂闾。
这首诗《送邢思轩会试》由明代诗人张子翼所作,通过描绘主人公邢思轩准备参加会试的情景,展现了其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家族文化的传承。
首联“汉庭词赋重相如,负弩曾乘驷马车”,以西汉辞赋大家司马相如的典故起笔,暗示邢思轩有着卓越的文学才华和远大的志向,如同司马相如般,曾乘坐四匹马拉的车,手持弓箭,意气风发,预示着他将踏上科举之路,追求功名。
颔联“欲向九霄搏六翮,先于万卷惜三馀”,进一步表达了邢思轩的决心与勤奋。他渴望像展翅高飞的鸟儿一样,冲向那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九重天,为此,他不吝惜时间,珍惜每一刻可以学习的机会,即使在休息之余也不忘读书,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雄心壮志。
颈联“何愁华国无文史,犹喜传家有父书”,表达了邢思轩对于国家文化传承的自信与自豪。他相信,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国家的文化历史不会消失,而他更感到幸运的是,能够继承父亲的知识与智慧,这是他前进道路上宝贵的财富。
尾联“春信凭梅须蚤寄,暮云时倚北堂闾”,则以自然景象为喻,寄托了对邢思轩的美好祝愿。春天的消息可以通过梅花传递,希望邢思轩能在科举之路上取得佳绩;同时,他时常倚靠在北堂的门扉旁,寓意着无论前路如何,他都能保持对家庭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邢思轩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士人对于文学、家族传承以及科举制度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寄托,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七夕相逢说牛女,晋魏以来传乐府。
金冠玉帔照灵河,不见此身闻此语。
何如当日两神仙,空中一别五千年。
五龙驾车各异色,万里乘云来九天。
麻姑女子十八九,青丝作髻爪为手。
擗麟荐酒进行厨,撒米成沙只回肘。
为言东海将扬尘,蓬莱水浅无升斗。
蔡经得道心尚凡,背痒自速方平鞭。
上界真仙足官府,牛女之说真茫然。
綵楼对月谁家倩,更就天孙乞针线。
何不苦学麻姑仙,养取红颜如玉烂。
梦泽南州听晓鸡,老饕于此寄朱麾。
春湖鱼上先分玉,暗谷茶生看展旗。
酒甲江西聊可醉,山横楚尾恨无诗。
年丰讼少知何事,时有光阴到楚词。
沈郎带减不胜衣,瘦甚由来政坐诗。
试数交游尽前辈,便知文采照当时。
子猷何处寻脩竹,漫叟今谁吊旧祠。
人似浮云忽吹散,老夫虽健鬓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