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枯槁井难穿,珍重禅师道力坚。
一旦出庵携一锡,卓山随手涌甘泉。
丛林枯槁井难穿,珍重禅师道力坚。
一旦出庵携一锡,卓山随手涌甘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以锡杖开凿甘泉的神奇故事,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丛林枯槁井难穿”,开篇即描绘了一幅荒凉景象,丛林凋零,水源干涸,暗示了环境的艰难与困顿。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禅师的出现为这幅画面注入了生机与希望。“珍重禅师道力坚”,赞美了禅师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深厚的修为,他不仅是一位修行者,更是一位能以心灵之力影响自然的存在。
接下来,“一旦出庵携一锡”,描述了禅师离开禅房,手持锡杖,踏上了寻找水源的旅程。这一动作简洁有力,展现了禅师的决心与行动力。而“卓山随手涌甘泉”则是全诗的高潮,通过“卓山”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了禅师以锡杖触地,瞬间泉水涌现的奇迹场景。这不仅是对禅师超凡能力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禅宗的智慧与自然界的奇妙融为一体,既展现了禅师个人的非凡修为,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哲理。
正五云飞仗,缟练褰裳,乱空交舞。
拂石归来,向玉阶微步。
欲唤冰娥,暂凭风使,为扫氛驱雾。
渐见停轮,人间未识,高空真侣。
千里无尘,地连天迥,倦客西来,路迷江树。
故国烟深,想溪树何处。
云鬓分行,翠眉萦曲,对夜寒尊俎。
清影徘徊,端应坐有,风流能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