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膝下有黄金,争肯与他人作礼。
须弥灯王,脚头脚底。
丈夫膝下有黄金,争肯与他人作礼。
须弥灯王,脚头脚底。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一首禅宗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丈夫膝下有黄金",这里的"丈夫"象征着有地位或财富的人,"膝下有黄金"暗指他们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然而,诗人强调的是,即使这些富贵之人,如果内心吝啬,不愿意分享或行善,他们的财富就如同脚下无用的黄金,无法照亮他人的生活。
"争肯与他人作礼","争肯"即不肯,表达了不愿施舍或表达尊重的态度。"须弥灯王",须弥山是佛教中的重要象征,这里比喻高大无比的智慧或德行,而"灯王"则象征光明和指引。诗人将这种智慧比喻为灯,暗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光照亮他人,而非外在的财富。
"脚头脚底"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观点,财富如脚下尘土,只有通过分享和慈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只是空有其表。整首诗寓言式地教导人们,真正的财富在于精神的富足和对他人的慷慨,而非物质的积累。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飞霙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
酥莹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申春怨。东风半面。料准拟、何郎词卷。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
鹭老秋丝,苹愁暮雪,鬓那不白。
倒柳移栽,如今暗溪碧。
乌衣细语,伤绊惹、茸红曾约。南陌。
前度刘郎,寻流花踪迹。朱楼水侧。
雪面波光,汀莲沁颜色。当时醉近绣箔,夜吟寂。
三十六矶重到,清梦冷云南北。
买钓舟溪上,应有烟蓑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