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处卑下,百川皆赴之。
山木郁萧森,上竦无繁枝。
王侯称孤寡,惟恐婴菑危。
谨虚受众益,天道盈必亏。
周公下白屋,吐哺情孜孜。
孙子相强楚,禄丰心愈卑。
奈何闾阎子,往往多矜持。
江海处卑下,百川皆赴之。
山木郁萧森,上竦无繁枝。
王侯称孤寡,惟恐婴菑危。
谨虚受众益,天道盈必亏。
周公下白屋,吐哺情孜孜。
孙子相强楚,禄丰心愈卑。
奈何闾阎子,往往多矜持。
这首诗通过对比江海与山木、王侯与百姓、周公与孙子、以及普通人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以江海接纳百川、山木挺拔不生繁枝的形象,象征着谦逊与包容的力量;而王侯自视孤寡、百姓矜持的态度,则反映了权力与地位对人性的影响。周公下访白屋、孙子在强楚中保持谦卑的心态,进一步强调了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重要性。最后,诗人对普通人的期望,希望他们能放下矜持,向贤者学习,体现了对社会普遍道德水准提升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的对比,探讨了个人修养、社会风气与道德责任之间的关系,富有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春云缥缈宝安城,何日扬帆赋远征。
为忆题诗高刺史,未寻作颂魏东平。
青山却笑轻然诺,白首相期老弟兄。
珍重旗峰且虚席,重来还饱五侯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