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作诗真何诗,梦中自谓清且奇。
觉来反覆深讽味,字偏句异诚难知。
岂非梦语本真语,无乃造物为予嬉。
君不见庄周古达士,栩栩尚作蝴蝶飞。
我生开眼尚如此,况在合眼夫何疑。
梦中作诗真何诗,梦中自谓清且奇。
觉来反覆深讽味,字偏句异诚难知。
岂非梦语本真语,无乃造物为予嬉。
君不见庄周古达士,栩栩尚作蝴蝶飞。
我生开眼尚如此,况在合眼夫何疑。
这首诗以梦境中的创作与醒后的反思为主线,巧妙地融合了庄子《齐物论》中的“庄周梦蝶”典故,以及诗人对自我创作价值的探索与质疑。
诗的前两句“梦中作诗真何诗,梦中自谓清且奇”,描绘了诗人梦中创作的场景,他自认为所作之诗清新独特。接着,“觉来反覆深讽味,字偏句异诚难知”则表达了诗人对梦中作品的反复品味,发现其中的微妙之处,但又感到难以完全理解,这种矛盾感增加了诗的深度和思考性。
“岂非梦语本真语,无乃造物为予嬉”一句,诗人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梦境中的语言是否也蕴含着真实的意义?还是仅仅是造物者对他的一种戏弄?这引出了对梦境与现实、主观与客观关系的深刻探讨。
“君不见庄周古达士,栩栩尚作蝴蝶飞”引用庄子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模糊,以及个体在不同状态下的自我认知差异。
最后,“我生开眼尚如此,况在合眼夫何疑”总结了诗人对于自身生活状态的反思,无论清醒还是入梦,都存在着对自我认知的挑战和不确定性。通过这一系列的思考,诗人不仅记录了自己的梦境体验,更深入探讨了人类意识、自我认知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哲学意味和自我反省的精神。
自是中朝柱石材,西风尘土暗蒿莱。
河阳县里花初放,彭泽门前柳未栽。
准拟鸣珂来凤沼,徘徊抱玉下乌台。
明朝琴鹤归何处,三径故园多绿苔。
仙之来兮驾五龙,霓旌绛节泠然风。
谁欤擘脯金盘供,垂要绿发颜如童。
五百馀载一瞬中,蓬莱水浅来何从。
蔡翁得鞭与道通,云间遗臼堕半空。
九井丹液藏甘潼,赤明浩劫传无穷。
坐阅成坏此故宫,宫前山色知仙踪。
月明笙鹤归长松,修身洁行傥可逢。
屑然为我达帝聪,流杯□□袪盲聋。
卿云甘露常岁丰,神仙岂必私此躬,八荒寿域仙之功。
雨后众崖碧,白处纷寒梅。
遥遥迎客意,欲下山坡来。
穷村受春晚,邂逅今日开。
绛领承玉面,临风一低回。
折归无可赠,孤赏心悠哉。
建德我故国,归哉遄我驱。
除道得欢伯,荆棘无复馀。
满怀秋月色,未觉饥肠虚。
平林过西风,为我起笙竽。
定知张公子,能共寂寞娱。
执此以赠君,意重貂襜褕。
破帽与青鞋,耐久心亦舒。
危处要进步,安处勿停车。
成亏在道德,不在功利区。
收视以为期,问君此何如。
开尊且复饮,辞费道已迂。
闭口味更长,香断窗棂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