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安定郡太夫人郭氏挽诗二首·其一》
《故安定郡太夫人郭氏挽诗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赵鼎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象服承恩日,金笺告第初。

御前颁诏旨,天上写除书。

流水三春逝,黄粱一梦虚。

七弦虽自足,亡已复何如。

(0)
鉴赏

这首挽诗描绘了一位已故郡太夫人的哀悼场景,充满了深沉的哀思与对逝者的怀念。首句“象服承恩日”,以“象服”这一华贵服饰象征着生前的荣光与恩宠,点明了逝者生前受到的尊崇与宠爱。“金笺告第初”,则通过“金笺”和“告第”这两个细节,展现了逝者在世时的官职与地位,以及家族的显赫。

接下来,“御前颁诏旨,天上写除书”,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皇上的诏令比作从天而降的除书,暗示了逝者去世的消息如同从天上传来,令人震惊与悲痛。这不仅是对逝者身份的尊重,也是对其生前功绩的认可与追念。

“流水三春逝,黄粱一梦虚”,这两句诗以自然界的流逝与梦境的虚幻,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感慨。流水代表时间的无情流逝,三春则是短暂而美好的时光,暗示逝者生命的短暂与珍贵。黄粱一梦则出自唐代沈既济的小说《枕中记》,比喻人生如梦,虚幻不实,以此表达对逝者生命消逝的深切哀悼。

最后,“七弦虽自足,亡已复何如”,诗人以古琴的七根弦自足,比喻逝者虽已离世,但生者心中的哀思与怀念却永无止境。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永恒思念与哀悼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情感的传递与记忆的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前荣耀、去世消息的传达、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逝者永恒怀念的表达,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赵鼎臣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猜你喜欢

次韵庸斋纳凉一首

招提竹钥不曾关,容我追凉突兀间。

石甃阴生寒水玉,天灯烁散火云山。

葛巾当昼何庸脱,葵扇非秋却暂闲。

所愧岑参聊尔耳,强将诗与少陵班。

(0)

九日有感一首

举国无人分智囊,满川龙血战玄黄。

百年驯致文明地,一日尽为荆棘场。

关辅渴思王镇恶,蜀人尤喜杜黄裳。

小臣试草中兴颂,准拟还京奉上皇。

(0)

遇流民有感一首

行尽江南处处山,无钱归去买山闲。

自怜不在施为地,空对流民数汗颜。

(0)

人日六言五首·其一

功名朝三暮四,学问人百己千。

古今无限卿相,方册惟著圣贤。

(0)

寄呈漳守李侍郎元善四首·其三

向来大姓虐穷闾,千亩农田浚作渠。

黠吏鹰豪争攫肉,骄儿螂怒敢当车。

老丞嫉恶无容忍,直笔诛奸欲剪锄。

解印此曹称快甚,惟民与士最愁予。

(0)

贺洪景茂叶舍试平奏仍勉为南宫之行·其一

鼓箧天庠正妙龄,同时行辈半先登。

如今才喜红心中,当日几成赤脚升。

冀北群空看走马,溟南路阔快抟鹏。

归来新敞渠渠厦,笑我生涯冷似冰。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