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已仙去,草木同莸薰。
万物竞妖冶,二气劳氤氲。
南服有橘隐,春风罔知闻。
浓露浥清晓,落月笼夜分。
玉圆太极判,蚌合开天真。
芬芳满宇宙,那肯媒东君。
梅花已仙去,草木同莸薰。
万物竞妖冶,二气劳氤氲。
南服有橘隐,春风罔知闻。
浓露浥清晓,落月笼夜分。
玉圆太极判,蚌合开天真。
芬芳满宇宙,那肯媒东君。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融合了自然美与哲理思考。开篇“梅花已仙去,草木同莸薰”展现了季节更替,梅花早已飘香而逝,其他植物则竞相绽放,生机勃勃。
“万物竞妖冶,二气劳氲氲”透露出自然界中阴阳二气互动,万物各展其美,但也暗示了这种繁华背后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接着,“南服有橘隐,春风罔知闻”写出了诗人对于橘花的赞赏,橘花在南方隐匿其香,不为春风所发现,这里蕴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浓露浥清晓,落月笼夜分”则是对晨曦与夜幕之间景色的描绘。露水滋润了早晨的世界,而夜晚则是月光划分时间的宁静。
“玉圆太极判,蚌合开天真”此处引入了道家哲学,玉代表纯洁无瑕,太极象征宇宙之根本和谐,蚌壳中珍珠的形成寓意着从闭塞中开启到达至真境界。
“芬芳满宇宙,那肯媒东君”诗人用橘花的芬芳比喻生命之美好,它充盈于整个宇宙,但又不屑于向世间宣扬,只是默默存在,不求名利。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美好和哲理的深刻理解以及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