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梁十三厅事》
《秋夜梁十三厅事》全文
唐 / 戎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今来秋已暮,还恐未成归。

梦里家仍远,愁中叶又飞。

竹声风度急,灯影月来微。

得见梁夫子,心源有所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liángshísāntīngshì
táng / róng

jīnláiqiūháikǒngwèichéngguī
mèngjiāréngyuǎnchóuzhōngyòufēi

zhúshēngfēngdēngyǐngyuèláiwēi
jiànliángxīnyuányǒusuǒ

注释
今来:现在。
秋已暮:秋天快结束。
还恐:仍然担心。
未成归:不能回家。
梦里:在梦中。
家仍远:家乡依然遥远。
愁中:心中愁苦时。
叶又飞:树叶飘落。
竹声:竹林的声音。
风度急:风声急促。
灯影:灯光。
月来微:月光微弱。
得见:能够见到。
梁夫子:尊称,可能指尊敬的人。
心源:心灵的源泉。
有所依:有了依靠。
翻译
如今秋天已接近尾声,我仍然担心不能及时回家。
在梦中家乡依然遥远,心中愁苦时,树叶又在飘落。
竹林中的风声急促,月光下的灯光微弱。
能见到您梁夫子,我的心灵就有了依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今来秋已暮,还恐未成归"显示出诗人对于不能如期回家的担忧。"梦里家仍远,愁中叶又飞"则透露出诗人在梦中也无法摆脱对家乡的思念,反而愁绪更深。

"竹声风度急,灯影月来微"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其中竹声和风声交织,营造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同时,灯光在月色中摇曳,显得分外柔和。

最后,"得见梁夫子,心源有所依"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寄托感。梁夫子可能是当时某位德高望重的士人,通过与之相见,诗人感到了一种精神上的依靠。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知识分子的尊敬,也反映出在孤独和迷茫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一种心理状态。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夜的寂寞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介绍
戎昱

戎昱
朝代:唐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生辰:744~800

戎昱(rongyu)(744年~800年),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一说登进士第。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间,来往于长安、洛阳、齐、赵、泾州、陇西等地。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元年(766)入蜀,见岑参于成都。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
猜你喜欢

乍归九首·其一

官满无南物,飘然匹马还。

惟应诗卷里,偷画桂州山。

(0)

墨歌寄林明叔

赠君古墨三寸许,君知此墨从来处。

溧阳石化几千年,钢铁臼经三万杵。

昔我得之于异人,使我拾袭藏为珍。

我今以半为君遗,物以少贵君勿嗔。

来岁八月西风里,我曹忼慨办行李。

书囊无底将不去,检点笥中惟有此。

用时须留一匕馀,丹墀大对要烦渠。

更有浯溪纪功石,待问君王乞墨书。

(0)

游杭州圣果寺

登高见山水,身在水中央。

下视楼台处,空多树木苍。

浮云连海气,落日动湖光。

偶坐吹横笛,残声入富阳。

(0)

紫荆花

秾艳压春葩,葩成叶始芽。

未张青羽旆,先糁紫金砂。

谱接三荆树,名齐连萼花。

移根向深谷,寂寞爱繁奢。

(0)

乡思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0)

重游曲江

鞭梢乱拂暗伤情,踪迹难寻露草青。

犹是玉轮曾辗处,一泓秋水涨浮萍。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