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时旄节总书生,军覆潼关国已倾。
造膝主臣徒对泣,同心兵贼久输平。
犹驰铁券封诸将,虚拟铜车指旧京。
闻道榆林俱斗死,至今磷火遍荒城。
他时旄节总书生,军覆潼关国已倾。
造膝主臣徒对泣,同心兵贼久输平。
犹驰铁券封诸将,虚拟铜车指旧京。
闻道榆林俱斗死,至今磷火遍荒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曾经怀揣书生梦想,后来却成为军事官员的人物,他在潼关之战中见证了国家的衰败。面对倾覆的局势,他只能与主上相对哭泣,表达内心的无奈和悲痛。尽管朝廷试图通过封赏将领来振奋军心,但实质上并未能真正扭转战局。诗人提及“铜车”和“旧京”,暗示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讽刺。最后,诗人提到榆林之战的惨烈,连将领都战死沙场,而今磷火在荒城中闪烁,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遗迹的凄凉。整体上,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局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嗟江之滨地多雨,冬雷不收开蛰户。
阴气浊晦化为雾,或云于山水于础。
杂花万株红与紫,腊风吹开不可数。
入春十日寒始至,春气欲归寒格住。
群山巉空雪相亘,摧折草木何可禦。
霖倾潦汹那复止,穹林大丘灭无渚。
及今孟夏理宜热,重裘无温坐当午。
四时云然了安谓,吁吾有愁谁可语?
谢庭冠盖旧追寻,僻郡相从喜更深。
进道由来轻拱璧,传经知不羡籯金。
骐骝要试风沙远,竹柏须忘霰雪侵。
别后壮怀应努力,白头倾耳听徽音。
山径晚樵还。深壑孱颜。孙山背后泊船看。
手把遗编披白帔,剩却清闲。篱落竹丛寒。
渔业凋残。水痕无底照秋宽。
好在夕阳凝睇处,数笔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