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晚樵还。深壑孱颜。孙山背后泊船看。
手把遗编披白帔,剩却清闲。篱落竹丛寒。
渔业凋残。水痕无底照秋宽。
好在夕阳凝睇处,数笔秋山。
山径晚樵还。深壑孱颜。孙山背后泊船看。
手把遗编披白帔,剩却清闲。篱落竹丛寒。
渔业凋残。水痕无底照秋宽。
好在夕阳凝睇处,数笔秋山。
这两首诗都是宋代诗人惠洪的作品,风格各异,展现了不同的意境。
第一首《浪淘沙令·山径晚樵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傍晚时分,山路上归来的樵夫悠然自得,他在深谷中停船驻足,欣赏着孙山背后的景色。诗人自己则身披白帔,手捧古籍,享受这份难得的清闲时光。周围的篱笆和竹丛透出几分秋意的寒凉,渔村的渔业也显得有些凋零。然而,诗人并未沉浸于凄凉,反而在夕阳余晖下凝视远方,那无尽的水面映照着秋天的广阔,最后以数笔勾勒出远处秋山的轮廓,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第二首《浪淘沙令·自南游,多崇冈,陵峻岭,略见西湖秀色,用和靖语作长短句云》则是一首山水游记式的词,诗人南行途中,经过崇山峻岭,虽然只是略见西湖的秀美,但仍能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他借用苏轼(和靖)的诗意,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整首词语言简洁,情感含蓄,展现出诗人对旅途中的山水风光的深深热爱。
两首词都体现了惠洪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受,以及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平凡与诗意的能力。
君恩重如山,又若海水深。
臣躯等一羽,承之讵能任。
薄才误蒙收任使,三载微劳何足齿。
玉音颁赐过褒嘉,上及双亲下妻子。
恩从天上降,明同日月光。
幽明思报苦无策,但祝圣寿齐天长。
更愿儿与孙,尽为犬与马。
为犬守宫墙,为马清塞野。
边尘不动内廷安,方遂区区感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