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江之滨地多雨,冬雷不收开蛰户。
阴气浊晦化为雾,或云于山水于础。
杂花万株红与紫,腊风吹开不可数。
入春十日寒始至,春气欲归寒格住。
群山巉空雪相亘,摧折草木何可禦。
霖倾潦汹那复止,穹林大丘灭无渚。
及今孟夏理宜热,重裘无温坐当午。
四时云然了安谓,吁吾有愁谁可语?
嗟江之滨地多雨,冬雷不收开蛰户。
阴气浊晦化为雾,或云于山水于础。
杂花万株红与紫,腊风吹开不可数。
入春十日寒始至,春气欲归寒格住。
群山巉空雪相亘,摧折草木何可禦。
霖倾潦汹那复止,穹林大丘灭无渚。
及今孟夏理宜热,重裘无温坐当午。
四时云然了安谓,吁吾有愁谁可语?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多雨》,描绘了江南地区冬季多雨的景象。诗人以江边为例,描述了冬雷频繁,雨水不断,使得大地湿润,阴气凝聚成雾,甚至覆盖山川和屋檐。尽管杂花盛开,红紫交映,但腊月的寒风依然强劲,春天的到来被寒冷阻滞。进入孟夏,按理应炎热,但诗人却感到如寒冬般严寒,即使穿着厚重的皮衣,室内也如同正午烈阳。诗人感叹四季更迭,气候异常,内心忧虑却无处诉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幻莫测,以及诗人的无奈与愁绪。
雨霁春山青插天,悬厓飞瀑皆春泉。
朝来光景弄晴旭,眼前物物皆芳妍。
肩舆随处踏芳草,一路好山青未了。
天翁为我展诗图,却笑无诗被山恼。
岚光滴滴东风晴,林间好鸟相和鸣。
山花含露解迎我,翻因花鸟关幽情。
红绿扶春诗满目,却愧才非叉手速。
看山且进紫霞杯,涤我尘埃三万斛。
西秦自昔隔东吴,兹山能比吴山无。
凭谁唤起王摩诘,为我写取春山图。
黄山之高高倚天,三十六峰含紫烟。
秋空浸月开金莲,浮邱容成久飞仙。
至今尚涌朱砂泉,二仙一笑三千年。
海枯石烂陵谷迁,蓬瀛嬉戏何时还。
丹室空閟青瑶编,猿吟啾啾鹤翩翩。
山灵谁主空凄然,句曲有客抛尘缘。
卧云岁久志益坚,御风复返三茅巅,下视齐州九点烟。
老夫惯与松传神,夹山倚涧将逼真。
青云轧天见高盖,苍鳞裹烟呈古身。
我亦不知松在纸,松亦不知吾戏耳。
吹灯照影蛟起舞,直欲排空掉长尾。
待松千丈岁须干,老夫何寿与作缘。
不如笔栽墨培出,一笑何问人间大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