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达兼善御史题墨竹》
《为达兼善御史题墨竹》全文
元 / 虞集   形式: 古风

蜀道荒凉多古木,筼筜千尺相因依。

小年惯见今白发,杜宇夜啼愁不归。

老可尝作陵州守,古墨蛟龙多入手。

春雷每恐破壁去,神鼎空令夔魅走。

丹丘越人不到蜀,脩叶何以能纵横。

内府人家烂熳写,使可见之心亦惊。

江南御史龙头客,暂别那能不相忆。

知君深识篆籀文,故作寒泉溜崖石。

(0)
鉴赏

此诗《为达兼善御史题墨竹》由元代诗人虞集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墨竹图景,同时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蜀道荒凉多古木”,开篇即勾勒出蜀地独特的自然风貌,荒凉而充满古朴之气。接着“筼筜千尺相因依”一句,以筼筜(一种竹子)的高大挺拔,形象地展现了竹子的生长环境和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接下来,“小年惯见今白发”一句,通过时间的对比,表达了岁月流转、人生易老的主题。紧接着,“杜宇夜啼愁不归”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杜鹃鸟,以其夜夜哀鸣的形象,增添了诗歌的悲凉氛围。

“老可尝作陵州守,古墨蛟龙多入手”两句,通过想象老者在陵州为官时的情景,以及对古墨的珍爱,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随后,“春雷每恐破壁去,神鼎空令夔魅走”则运用了神话元素,表达了对艺术作品生命力的担忧与对守护者的期待。

“丹丘越人不到蜀,脩叶何以能纵横”一句,通过对比丹丘越人的未至,强调了墨竹的独特魅力。最后,“内府人家烂熳写,使可见之心亦惊”表达了对墨竹画作的赞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艺术作品能够触动人心的力量。“江南御史龙头客,暂别那能不相忆”则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知君深识篆籀文,故作寒泉溜崖石”则表明了诗人对友人艺术才华的肯定与敬佩。

整首诗通过对墨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时光流逝、友情、艺术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虞集

虞集
朝代:元   字:伯生   号:道园   生辰:1272~1348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猜你喜欢

刘元翁索赋雩都孙氏梅轩

冰天叫镝交西湖,断桥鹤去迷烟芜。

清时水月日入弄,欷歔三十馀年无。

秋声一夜生寥廓,晨门喜堕云中啄。

江南所少非秀才,谁信泰山今不索。

庭前皴树占百弓,相与岁寒为春风。

嚼烂楚人二十五,对花一笑千愁空。

世间佳境本有数,更有玉堂在何处。

大庾曾长老瞒欺,旁皇不敢窥门户。

主人轩上即送申,飞香射影到幅巾。

雪龙背上暗摸索,何如满身也带梨花树下云。

(0)

八月初四夜池上

池南夜观天,斗柄长离离。

其间第四星,此点光犹痴。

流空万萤火,照我双鬓丝。

相待沧海月,坐到三更时。

须臾众色尽,造化一事奇。

手中公瑾扇,皎然相发挥。

风翻头上巾,舞过池影西。

惟有鸡冠两树花,一笑如受缠头归。

(0)

雪中登楼分韵得未字

南州冬多温,一雪已可贵。

今年腊三白,故足苏品汇。

朝来并危栏,举酒聊自慰。

翩翩著客衣,漠漠乱云气。

圭璧满天地,造物初不费。

更邀二三友,晤赏见风味。

烛至仆尚更,酒苦饮亦既。

仍遣探梅花,已折南枝未。

(0)

春日西兴道中·其一

短短菰蒲绿未齐,河洲水暖雁行低。

归时须趁春光浅,待得春深意却迷。

(0)

春吟四绝·其三

花露半乾红入户,竹风微动绿侵床。

翠屏残梦不知处,幽鸟数声春日长。

(0)

车湖

忆昔车公居此地,遗墟缭绕临清渊。

惜哉断石文尚在,野老不识投波澜。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