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仙灵宅,佳处固非一。
颇闻卧龙胜,幽深谅难匹。
悬瀑泻琮琤,石壁两崒嵂。
草木被光辉,波澜动回没。
今年朱使君,下马恍若失。
徘徊领妙趣,指点筑茅室。
为爱卧龙名,英姿慨超轶。
于焉俨绘事,长风起萧瑟。
髣髴梁父吟,尚想翁抱膝。
惨澹风云会,飘忽日月疾。
独存经世心,千载讵可汩。
褰裳欲从之,云涛渺寒日。
庐山仙灵宅,佳处固非一。
颇闻卧龙胜,幽深谅难匹。
悬瀑泻琮琤,石壁两崒嵂。
草木被光辉,波澜动回没。
今年朱使君,下马恍若失。
徘徊领妙趣,指点筑茅室。
为爱卧龙名,英姿慨超轶。
于焉俨绘事,长风起萧瑟。
髣髴梁父吟,尚想翁抱膝。
惨澹风云会,飘忽日月疾。
独存经世心,千载讵可汩。
褰裳欲从之,云涛渺寒日。
这首诗描写了庐山的美丽景色和仙灵宅的幽深之处。开头两句“庐山仙灵宅,佳处固非一”即点出了庐山不仅是一个地方,而是有多个美好之处。紧接着,“颇闻卧龙胜,幽深谅难匹”表达了对“卧龙胜”的赞誉,这里的“卧龙”指的是诸葛亮的名字,而“胜”则是山势雄伟的意思。
接下来的几句“悬瀑泻琮琤,石壁两崒嵂。草木被光辉,波澜动回没。”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观:飞流直下的瀑布声,石壁的陡峭,以及阳光照耀下草木的明媚与河水的波澜。
诗人提及“今年朱使君”下马探访此地,显得有些迷失方向,但随即领略了这里的奇妙之处,并指点着要在此筑造茅室。诗中表达了对“卧龙名”的喜爱,以及朱使君英俊不凡、超凡脱俗的风范。
最后几句“于焉俨绘事,长风起萧瑟。髣髴梁父吟,尚想翁抱膝。”则是对诸葛亮在庐山筑室的故事进行描绘,充满了对历史伟人的怀念和景仰之情。结尾“惨澹风云会,飘忽日月疾。独存经世心,千载讵可汩。”表达了诗人面对庐山美景与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不朽精神的追求和赞颂。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诸葛亮故事的回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理想,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历史氛围的佳作。
束带将朝日,鸣环映牖辰。
能令谏明主,相劝识贤人。
遗挂空留壁,回文日覆尘。
金蚕将画柳,何处更知春。
女史悲彤管,夫人罢锦轩。
卜茔占二室,行哭度千门。
秋日光能淡,寒川波自翻。
一朝成万古,松柏暗平原。
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
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
此地回鸾驾,绿溪转翠华。
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
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查。
种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
谷静泉逾响,山深日易斜。
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
大道今无外,长生讵有涯。
还瞻九霄上,来往五云车。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