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看灯短鬓侵,老狂元不异童心。
梦归南国烟花迥,恨入东风嶂塞深。
名利登场看傀儡,路歧回首忆云林。
岁星待诏金门久,莫怪酣歌笑陆沉。
少小看灯短鬓侵,老狂元不异童心。
梦归南国烟花迥,恨入东风嶂塞深。
名利登场看傀儡,路歧回首忆云林。
岁星待诏金门久,莫怪酣歌笑陆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首联“少小看灯短鬓侵,老狂元不异童心”以对比手法,展现少年时的欢愉与老年时的狂放,虽年岁渐长,但内心依然保持那份纯真和热情,不因岁月而改变。颔联“梦归南国烟花迥,恨入东风嶂塞深”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远方的忧愁,南国的繁华与东风的吹拂,都勾起了诗人对遥远地方的深深眷恋。
颈联“名利登场看傀儡,路歧回首忆云林”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将名利场比作傀儡戏,讽刺其虚伪与无常,同时又回忆起往昔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尾联“岁星待诏金门久,莫怪酣歌笑陆沉”中,“岁星”指诗人自己,长期在朝廷任职,却仍能保持洒脱乐观的态度,以酣歌笑对世事的沉浮,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豁达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和高远的精神追求。
六月金数伏,兹辰日在庚。
炎曦烁肌肤,毒雾昏性情。
安得奋轻翮,超遥出云征。
不知天地心,如何匠生成。
火德烧百卉,瑶草不及荣。
省客当此时,忽贻怀中琼。
捧玩烦袂涤,啸歌美风生。
迟君佐元气,调使四序平。
中令霜不祓,大馀气常贞。
江南诗骚客,休吟苦热行。
一与钟山别,山中得信稀。
经年求法后,及夏问安归。
野实充甘膳,池花当綵衣。
慈亲莫返拜,外礼欲无为。
洞庭仙山但生橘,不生凡木与梨栗。
真子无私自不栽,感得一株阶下出。
细叶繁枝委露新,四时常绿不关春。
若言此物无道性,何意孤生来就人。
二月三月山初暖,最爱低檐数枝短。
白花不用乌衔来,自有风吹手中满,九月十月争破颜。
金实离离色殷殷,一夜天晴香满山。
天生珍木异于俗,俗士来逢不敢触。
清阴独步禅起时,徙倚前看看不足。
书家孺子有奇名,天然大草令人惊。
僧虔老时把笔法,孺子如今皆暗合。
飙挥电洒眼不及,但觉毫端鸣飒飒。
有时作点险且能,太行片石看欲崩。
偶然长掣浓入燥,少室枯松欹不倒。
夏室炎炎少人欢,山轩日色在阑干。
桐花飞尽子规思,主人高歌兴不至。
浊醪不饮嫌昏沈,欲玩草书开我襟。
龙爪状奇鼠须锐,水笺白皙越人惠。
王家小令草最狂,为予洒出惊腾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