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广州荔支词·其四十七》
《广州荔支词·其四十七》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枝枝双结绛云阴,近蒂檀痕一点深。

玉芝爱尔柔无骨,莲子怜他苦有心。

(0)
鉴赏

这首诗以荔枝为题,细腻描绘了荔枝的形态与品质,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首句“枝枝双结绛云阴”,描绘了荔枝树上果实累累的景象,枝头结满了一颗颗鲜艳的荔枝,如同绛云般点缀在绿叶之间,营造出一种丰饶而神秘的氛围。

次句“近蒂檀痕一点深”,进一步聚焦于荔枝的细节,通过观察荔枝蒂部的颜色变化,以“檀痕”这一形象化的描述,表现了荔枝成熟时特有的色泽变化,以及其内部结构的细腻之处。

后两句“玉芝爱尔柔无骨,莲子怜他苦有心”,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荔枝与玉芝、莲子相比较。诗人赞美荔枝如同珍贵的玉芝,不仅外表光洁无瑕,而且内心柔软,没有坚硬的外壳,象征着荔枝的纯净与温润。同时,诗人也对荔枝的内在品质表示了怜爱,将其比作莲子,虽然表面看似苦涩,但内心却充满了甘甜,寓意着荔枝虽外表可能给人以苦涩之感,但其内在的甜美却是不可忽视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致描绘和生动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独特魅力的深刻理解和欣赏,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舟溯黄河即事

乘舟五月出维扬,客子当歌思转长。

京阙北瞻云渺渺,河流东下水汤汤。

频年旱魃怜荒损,何日污邪足稻粱。

转饷未能宽旦夕,催丁已复急河防。

梯航十道输天府,车骑千人指帝乡。

负弩形疲还置驿,挽舟力尽尚赢粮。

几家烟火愁炊桂,极目沧波待变桑。

中泽雁鸿差可叹,大东杼轴向来伤。

但看耕凿俱王土,不似纷争屡战场。

最爱阳城先抚字,并须元结集流亡。

年来荒度功多就,更拟河清颂圣王。

(0)

次和邓司谏闺怨四首·其四冬怨

添烛夜廊回暗光,舞旋风雪白盈堂。

占凭喜信归期近,望引穷愁别路长。

檐压冻花梅索笑,阁移寒影月临妆。

淹留暂尔悲离索,潜伏生机天转阳。

(0)

寄寿黄懋忠明府

忆别尊前感岁华,又传香雪散梅花。

风尘道路分千里,表里关河亦一家。

南极有星光海峤,东山胜地傲烟霞。

阶庭雨露多兰玉,颂入华封庆倍嘉。

(0)

游氏迎晖堂

鸡鸣晓日映扶桑,万里烟消见曙光。

影动楼台初上下,色增台构共苍凉。

中天瑞霭开长夜,满地清晖豁大荒。

最是飞腾宜凤羽,先从海外得朝阳。

(0)

答大中丞陈公二首·其二

当春愁绪转难裁,卜夜空怀旧雨来。

世事岂须疑按剑,人情只合付深杯。

渔樵别有烟霞约,泉石应无燕雀猜。

归去五湖春水绿,捲纶犹及百花开。

(0)

答康孟担寄赠四首·其一

逢人高士说南州,尚有诗篇阻唱酬。

司马不须徒慕蔺,仲宣何用更依刘。

观风独美閒居赋,对月时登近水楼。

花下政馀无一事,远烦书札话千秋。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