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兰亭》
《兰亭》全文
元 / 王冕   形式: 古风

东晋风流安在哉,烟岚漠漠山崔嵬。

衰兰无苗土花盛,长松落雪孤猿哀。

满地红阳似无主,春风不独黄鹂语。

当时诸子已寂寥,真本《兰亭》在何许?

攲檐老树缘女萝,崩崖断壁青相磨。

旧时觞咏行乐地,今朝鱼鼓瞿昙家。

荒林昼静响啄木,流水潺潺绕山曲。

游人不来芳草多,习习馀风度空谷。

去年载酒诵古诗,今年拄杖读古碑。

年年慷慨入清梦,何事俯仰成伤悲。

故人不见天地老,千古溪山为谁好?

空亭回首独凄凉,山月无痕修竹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兰亭遗迹的变迁与感慨,以东晋风流的消逝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事代谢的深沉思考。首联以“东晋风流安在哉”开篇,暗示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接着,“衰兰无苗土花盛,长松落雪孤猿哀”运用对比,衰败的兰花与茂盛的土花,长松与落雪的孤猿,形成鲜明对照,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满地红阳似无主,春风不独黄鹂语”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红阳虽艳,却无人欣赏,只有黄鹂的鸣叫显得尤为突兀。诗人借景抒怀,感叹“当时诸子已寂寥”,暗示兰亭文人雅集的盛况已成过往。

“攲檐老树缘女萝,崩崖断壁青相磨”描绘了兰亭的残破,老树攀附着藤蔓,崖壁斑驳,显示出岁月的痕迹。昔日的宴饮之地如今成了佛寺,更显凄凉。“荒林昼静响啄木,流水潺潺绕山曲”则描绘了环境的寂静和变迁。

最后,诗人感慨“故人不见天地老,千古溪山为谁好”,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结尾“空亭回首独凄凉,山月无痕修竹少”以空荡的亭子、无痕的山月和稀疏的修竹,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整体来看,王冕的《兰亭》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怀古诗,通过对兰亭遗迹的描绘,寄寓了对历史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

作者介绍
王冕

王冕
朝代:元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猜你喜欢

木末亭送谈二秀才还吴

驱马怜同役,乘舟念独归。

孤亭一眺望,千里思翻飞。

萤火车生帐,秋声乐子机。

坐来双树下,那得系残晖。

(0)

章祠部见访

落落题门后,悠悠行路难。

非君念倾盖,谁此问南冠。

秋水同禅寂,浮云任达观。

惊飞双树下,幸有一枝安。

(0)

伯兄季弟往虎丘山庄为仲氏卜葬地

青山旧别业,兹地欲藏舟。

罢旦荒台在,辞春暗水流。

开阡异京兆,托体共林丘。

总识溪桥路,伤哉可重游。

(0)

董太史过吴门见访

予告赋閒居,多情访敝庐。

交因忘世减,礼觉候门疏。

酒伴芳林下,琴心苕水馀。

还邛宁久滞,明主待相如。

(0)

四思诗.其二.燕子矶.群公于此饯别子安入越

祖帐都门道,离筵江馆时。

花飞知孟夏,燕起计归期。

良友同飙散,韶年与电驰。

沧波流恨处,东望几愁思。

(0)

内弟谈氏园亭饮饯

昔共欢游地,今成惜别筵。

关河尊酒外,京国日华边。

拙宦非吾愿,荣名秪自牵。

含情对花鸟,去住易经年。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