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宫词·其八十》
《宫词·其八十》全文
宋 / 宋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绣衣宫女把宫门,不遣中人谒至尊。

晚霁微行向何处,灞陵原接杏花村。

(0)
注释
绣衣:华丽的宫女装。
宫女:宫廷中的女子。
把宫门:守卫宫门。
中人:宫中的使者或官员。
谒:拜见。
至尊: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晚霁:雨后天晴。
微行:秘密出行,悄悄行动。
向何处:要去哪里。
灞陵:古代地名,位于长安附近。
原接:连接。
杏花村:传说中的酒乡,此处可能象征隐秘之地。
翻译
穿着华丽服装的宫女守卫着宫门
不让人直接去见最高统治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宫怨曲的画面。开篇“绣衣宫女把宫门”一句,已然透露出一种隔绝与封闭的氛围。宫女身着华美的服饰,却在守卫着宫门,不让任何人进入,这不仅是对空间的控制,更象征着内心世界的孤独和封闭。

“不遣中人谒至尊”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隔阂。这里的“中人”通常指的是能够出入皇帝左右、传达言语的宦官或亲信。宫女不让他们靠近,可见她对权力中心的疏远和抗拒。

接下来的两句“晚霁微行向何处,灞陵原接杏花村”则是诗人借景抒情的手法。“晚霄”指的是傍晚时分的细雨,而“微行”则表达了一种静谧而又隐秘的行动。这里的主体可能并非宫女本身,更多地可能是诗人自己的心境——在这种湿润而又寂寞的夜色中,他的心绪似乎随着这细雨飘向了某一个方向。

“灞陵原接杏花村”一句,则将视野转移到更为开阔和自然的景象。灞陵是地名,位于长安附近,而杏花村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地理标志。这两处结合起来,不仅描绘了一种由宫廷到自然景观的空间过渡,更重要的是,它们构建了一个心灵寻找自由与解脱的场所。

整首诗通过对深宫生活的刻画,抒发了对封闭、孤独和渴望自由的心境。它不仅展示了宋代宫廷女性的悲凉命运,也反映出诗人自身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与思考。

作者介绍

宋白
朝代:宋

(936—1012)大名人,字太素。太祖建隆二年进士。乾德初,试拔萃高等。为著作佐郎。太宗即位,迁左拾遗,权知兖州,岁余召还。历仕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终吏部尚书。学问宏博,属文敏赡。尝三掌贡举,极意称奖,苏易简、王禹偁等皆出其门。雍熙中,与李昉等同编《文苑英华》。卒谥文安。有集。
猜你喜欢

三月二十九日作

花扶日影上虾须,图史寻披味道腴。

惬志多缘欣雨足,閒寻那复惜春徂。

元亨默体消而息,空色从来有若无。

剩得祈年心独切,频教丰歉系忧愉。

(0)

丁观鹏罗汉图·其二

作队伽梨降应真,野鸥都是渡杯身。

底缘三鬣难形似,机示吾宗迥出尘。

(0)

御园耕种

郊南耕耤后,苑北弄田时。

布谷声鸣矣,洪縻手御之。

轻云笼日嫩,沃壤覛膏滋。

触景筹为政,曾无越畔思。

(0)

古中盘·其二

只有天高万象低,登临拾级一攀跻。

僧人白足石桥畔,三啸还如过虎溪。

(0)

盘山花朝

常年每爱度花朝,却每花朝愁里度。

近喜薄雪洒原田,举趾春耕犹不误。

骎骎六辔驾言回,恰逢令节山中驻。

山中春事日已佳,碧桃红杏霏烟雾。

破萼含胎各殊致,姹风嫣月均堪赋。

更值芳辰判半春,底须彩胜张高树。

寄语山灵记此来,此来差未相孤负。

(0)

涤襟泉

山以有泉灵,此语闻自古。

如人血气充,盎睟还由睹。

离宫枕崇麓,旧接栖禅所。

宛宛露石窦,涓涓出玉乳。

深乃不可测,轮将三尺许。

天然谢疏凿,酌用供罂甒。

不闻马蹄跑,得无龙口吐。

涤襟我所名,每对消尘绪。

缨足两无濯,聊因悟自取。

徘徊俯清照,髭眉皆可数。

却见英英气,去作云几缕。

为喜消息佳,朝来酿灵雨。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