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天高万象低,登临拾级一攀跻。
僧人白足石桥畔,三啸还如过虎溪。
只有天高万象低,登临拾级一攀跻。
僧人白足石桥畔,三啸还如过虎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只有天高万象低”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天空的辽阔与万物的渺小,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登临拾级一攀跻”描述了攀登的过程,既表现了行动的艰难,也暗示了追求精神高度的不易。
“僧人白足石桥畔”一句,将画面转向了静谧的山间,僧人的形象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白足象征着修行者的纯净与谦卑,石桥则为这一场景增添了几分古朴与宁静。最后,“三啸还如过虎溪”以拟声词“啸”描绘了僧人或诗人在山间发出的悠长回响,仿佛穿越了时间与空间,与古代的隐士生活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细节描写和声音的运用,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冲击力又富含哲思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庐山百里蟠穹苍,绝顶阴云常下覆。
晴日天风忽扫除,翠壁千层开锦绣。
我来庐山初得君,爱君面有庐山秀。
长篇险韵使我惊,忽获风流云散后。
气味清新满牙颊,如入洞庭尝橘柚。
梅子如钱柳絮飞,杜鹃哀号山雨昼。
念君明当京邑行,马蹄蹴踏春泥绉。
黄陂新息道路迥,野饭藜羹须强嗅。
天街到日夏渐热,车毂相摩汗如溜。
丈夫功名非苟取,劝子未用轻蓝绶。
山中五月早归来,涧底清泠当共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