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琢器始成,人学道可造。
荒经而蔑右,用是长桀骜。
庸妄堕家声,每贻旁观诮。
延师导前途,在己探蕴奥。
微言阐天人,大节讲忠孝。
根底既宏深,枝叶自炳耀。
一朝取科名,显扬在廊庙。
慎勿怀宴安,终身老蓬藋。
玉琢器始成,人学道可造。
荒经而蔑右,用是长桀骜。
庸妄堕家声,每贻旁观诮。
延师导前途,在己探蕴奥。
微言阐天人,大节讲忠孝。
根底既宏深,枝叶自炳耀。
一朝取科名,显扬在廊庙。
慎勿怀宴安,终身老蓬藋。
此诗《勖子》出自清代吴天培之手,以玉琢器为喻,阐述了教育与修身的重要性。开篇“玉琢器始成,人学道可造”以玉器的精雕细琢比喻人的学习与成长,强调通过教育可以塑造完美的人格。接着,“荒经而蔑右,用是长桀骜”警告不重视经典教育可能导致性格的偏激与放纵。随后,“庸妄堕家声,每贻旁观诮”指出平庸与妄为会损害家族名誉,引起外界非议。诗人进而提出“延师导前途,在己探蕴奥”,主张寻求良师指导,自己探索知识的深层奥秘。
“微言阐天人,大节讲忠孝”强调了细微之处见天地,大义之中显忠孝的重要性。诗人认为,根基深厚才能枝繁叶茂,道德修养的提升自然光芒四射。最后,“一朝取科名,显扬在廊庙”鼓励后辈通过努力获得功名,光耀门楣。但同时也告诫“慎勿怀宴安,终身老蓬藋”,即使取得成就也不应满足于现状,要时刻保持警醒,避免晚年落魄。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道理,教导后辈要重视教育,修身齐家,追求卓越,同时保持谦逊和警惕之心,体现了儒家教育思想的精髓。
我生正统末,十九干天阍。
尚倚大臣子,深承宪皇恩。
供奉馀二纪,典牧滁山原。
曷忧去国远,抱此涓埃存。
奈何及四十,目睹四改元。
有鬓早潘皓,无闻蹈丘言。
今上挺神圣,百灵聿骏奔。
华夷仰恭俭,文景不足论。
鄙夫分荒野,喜气独飞翻。
昨宵饱甘雨,牟麰润其根。
太平固多象,风谣亦腾諠。
北望华盖逼,不知在山村。
顷已约僚属,具榼待晴暾。
古寺动春色,梅花莹而温。
一杯皆帝力,讵望犹高骞。
河鼠志充腹,牺牛羡孤豚。
由来过止足,必罥羝羊藩。
但愿贤路辟,宗社等乾坤。
三复古人训,常安逮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