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斋尽日激清湍,未许人间俗客看。
捣药暇时来舞鹤,诵书声里答鸣鸾。
千年正统源流远,三圣遗书简牍残。
顾我何年陪讲席,未应剑水旧盟寒。
山斋尽日激清湍,未许人间俗客看。
捣药暇时来舞鹤,诵书声里答鸣鸾。
千年正统源流远,三圣遗书简牍残。
顾我何年陪讲席,未应剑水旧盟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逸高雅的山中书斋景象。首句“山斋尽日激清湍”写出了山斋周围溪流清澈,水流湍急,环境清幽,仿佛远离尘世喧嚣。次句“未许人间俗客看”表达了主人对世俗之人的排斥,强调了这里的宁静与高洁。
第三句“捣药暇时来舞鹤”,通过捣药鹤的形象,展现了诗人闲暇时的雅趣,鹤舞增添了书斋的仙气。第四句“诵书声里答鸣鸾”,进一步描绘了读书声与鸾鸟相应和的场景,书香与自然和谐共处,显得格外宁静。
第五句“千年正统源流远”暗示了书房内可能收藏着古老的典籍,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后一句“三圣遗书简牍残”则点明了这些书籍的珍贵,可能是先贤留下的宝贵遗产。
诗人以自谦的口吻“顾我何年陪讲席”,表达了自己希望能有机会在此地聆听教诲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前人学识的仰慕和对自己未能早些参与的遗憾。“未应剑水旧盟寒”暗含着对友谊的坚守,即使时光流转,旧日的约定也不会冷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学术气息和超凡意境的山中书斋,表达了诗人对高雅学问的向往和对知识传承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