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一穴透融光,广阔能容万顷篁。
翻念尘寰苦炎热,人人付与一襟凉。
天然一穴透融光,广阔能容万顷篁。
翻念尘寰苦炎热,人人付与一襟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景象,天然形成的一个洞穴中透出了柔和的光线,洞内宽敞无比,可以容纳下万顷的竹林。诗人通过这样的自然美景,表达了对尘世炎热苦难的反思,并且寄托了愿意为每个人带去一丝清凉的美好愿望。
“天然一穴透融光”这句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洞穴中光线流泻的情景,既突显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广阔能容万顷篁"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企及的宏大。
而“翻念尘寰苦炎热”一句,则将读者的思绪带回现实世界,反观尘世间的烦躁与痛苦。这里的“翻念”表明诗人对此有深刻体会和感同身受之情。
最后,“人人付与一襟凉”则是诗人发自内心的一种愿景,他希望能为每个人带去清凉,缓解他们的痛苦。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仁爱胸怀,也映射出古人对于自然与精神追求之间和谐共生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之美、超脱尘世苦难的向往,以及对于他人的关怀之情。
昔在谷子云,语妙气纵横。
遨游五侯间,谈笑临公卿。
丈夫伸知己,未必老一经。
怀宝迷其邦,古人谁谓平。
杨侯东州客,三岁不飞鸣。
杂沓二府书,缤纷委弓旌。
结靷西入关,长揖谢诸生。
风霜岂不永,意气故自轻。
伊昔惟一剑,蒯缑吐悲声。
当令代舍长,见我珠履荣。
自吾卧家巷,幽独谢邻里。
顾怜庭中桧,常以比君子。
春秋色不变,朝夕影双峙。
谁言冰霰繁,稍乱蒹葭毁。
始知岁寒甚,惨惨不自喜。
怅然对之叹,尔复那至此。
陈蔡称愠见,由也德可鄙。
天损吾能违,放歌有焱氏。
蛟龙居池中,仰活数掬水。
虎豹离山林,求食辄摇尾。
张君宜大用,亦是龙虎比。
何得图小官,折腰五斗米。
屈伸盖时命,隐显乃君子。
譬由合抱材,当自毫末起。
昔为青云高,今落尘土里。
可谚复可惊,谁能叩天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