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閒游目送飞鸿,适意何妨酒一钟。
莲社未应寻盛远,竹林中亦著涛戎。
等閒游目送飞鸿,适意何妨酒一钟。
莲社未应寻盛远,竹林中亦著涛戎。
这是一首描绘闲适情境的诗句,出自北宋时期。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与向往。
“等閒游目送飞鸿”一句,以闲适的心态观赏天际的飞鸿,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心境。诗人的眼光随着远去的飞鸟而移动,这份悠然自得仿佛让人也能感受到那种自由和解脱。
“适意何妨酒一钟”则表明了诗人在这片刻宁静中的享乐,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学会享受简单的快乐。这里的“适意”指的是随心所欲,而不违背道德,“何妨”则是说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这样做。所以,这两句诗构成了一幅悠闲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接下来的“莲社未应寻盛远,竹林中亦著涛戎”几字,则描绘了诗人对古迹的探寻以及他在自然环境中的感受。“莲社”可能指的是某种与莲花有关的遗址或聚会之地,而“未应寻盛远”则表达了对于过去辉煌不复再现的感慨。至于“竹林中亦著涛戎”,这里的“竹林”常常象征着隐逸和清高,“涛戎”则有军事上的意思,可能指的是诗人在自然之中也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然于世俗纷争之外、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他的生活态度是放松而不失庄重,享受自然赋予的一切。
长风吹高树,枝叶纷扰乱。
忧思从中来,绵绵不可断。
夙昔同衾裯,今也异乡县。
时或梦我傍,揽之何由见。
登高望原野,仰视鸿与雁。??谐和声,肃肃接飞翰。
遨游九州内,乐此年岁晏。
嗟我独何为,踌躇以增叹。
西望虞墀远势孤,何人生预筑玄庐。
极知刘氏悠悠意,要与滕公郁郁符。
凤羽幽篁和雾长,龙鳞老桧受风呼。
薜萝交锁尘踪断,苔藓重封石甃虚。
天静鬼神严守护,地灵罔两暗驱除。
三年制椁桓司马,五月投江屈大夫。
泉下玉鱼终出世,云间铜雀竟成墟。
先生此计成超古,高士他时合致刍。
种德由来膺上寿,作歌遥为赞良图。
冈头一道南征路,千载亭亭忆相儒。
晴光灌荣树,好鸟鸣其间。
幽人启前户,盼之以怡颜。
树色正葱茏,鸟声何绵蛮。
物情本自适,于时亦相关。
乾坤同大块,寒暑交循环。
变化岂终极,枯荣倏往还。
云胡百年内,不有一日閒。
智哉张子房,功成远所患。
寒流松石上,辟谷听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