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枕上四首呈丁景舒·其四》
《枕上四首呈丁景舒·其四》全文
宋 / 刘宰   形式: 七言绝句

等閒游目送飞鸿,适意何妨酒一钟。

莲社未应寻盛远,竹林中亦著涛戎。

(0)
翻译
随意地观赏着飞翔的大雁,心情舒畅不妨喝上一杯酒。
参加莲社不一定非要追求名利,就是在竹林中也能过上淡泊的生活。
注释
等閒:随便,随意。
游目:随意观看。
飞鸿:飞翔的大雁,常用来象征远方或自由。
适意:心情舒畅,称心如意。
何妨:不妨,何必要。
酒一钟:喝一杯酒。
莲社:古代文人雅士的社团,这里指追求高雅生活的团体。
盛远:名利显赫,追求功名。
竹林:隐士生活的地方,象征清高和隐逸。
涛戎:泛指动荡不安的生活,这里指世俗的纷扰。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闲适情境的诗句,出自北宋时期。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与向往。

“等閒游目送飞鸿”一句,以闲适的心态观赏天际的飞鸿,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心境。诗人的眼光随着远去的飞鸟而移动,这份悠然自得仿佛让人也能感受到那种自由和解脱。

“适意何妨酒一钟”则表明了诗人在这片刻宁静中的享乐,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学会享受简单的快乐。这里的“适意”指的是随心所欲,而不违背道德,“何妨”则是说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这样做。所以,这两句诗构成了一幅悠闲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接下来的“莲社未应寻盛远,竹林中亦著涛戎”几字,则描绘了诗人对古迹的探寻以及他在自然环境中的感受。“莲社”可能指的是某种与莲花有关的遗址或聚会之地,而“未应寻盛远”则表达了对于过去辉煌不复再现的感慨。至于“竹林中亦著涛戎”,这里的“竹林”常常象征着隐逸和清高,“涛戎”则有军事上的意思,可能指的是诗人在自然之中也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然于世俗纷争之外、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他的生活态度是放松而不失庄重,享受自然赋予的一切。

作者介绍
刘宰

刘宰
朝代:宋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舟过石灰山和胡若思祭酒韵

积水望不极,苍然迷远空。

山川千古壮,舟楫万方通。

树隐沧洲雾,潮回碧海风。

春声将别意,并入棹歌中。

(0)

忆舍弟渊

长风吹高树,枝叶纷扰乱。

忧思从中来,绵绵不可断。

夙昔同衾裯,今也异乡县。

时或梦我傍,揽之何由见。

登高望原野,仰视鸿与雁。??谐和声,肃肃接飞翰。

遨游九州内,乐此年岁晏。

嗟我独何为,踌躇以增叹。

(0)

题沧浪晚趣图

日落山水静,荡舟清溪阴。

凉风振乔木,清音满前林。

回首见远山,迢迢碧云深。

佳人殊未来,怅然起长吟。

(0)

题道士问答图·其二

玄珠在赤水,象罔乃得之。

孰能解其韬,澹然入无思。

和气一以摄,神明将自来。

谈天不为高,履地不为卑。

冥冥而昭昭,至精良在兹。

(0)

虞墀冈为草意刘先生赋十韵

西望虞墀远势孤,何人生预筑玄庐。

极知刘氏悠悠意,要与滕公郁郁符。

凤羽幽篁和雾长,龙鳞老桧受风呼。

薜萝交锁尘踪断,苔藓重封石甃虚。

天静鬼神严守护,地灵罔两暗驱除。

三年制椁桓司马,五月投江屈大夫。

泉下玉鱼终出世,云间铜雀竟成墟。

先生此计成超古,高士他时合致刍。

种德由来膺上寿,作歌遥为赞良图。

冈头一道南征路,千载亭亭忆相儒。

(0)

春日言志

晴光灌荣树,好鸟鸣其间。

幽人启前户,盼之以怡颜。

树色正葱茏,鸟声何绵蛮。

物情本自适,于时亦相关。

乾坤同大块,寒暑交循环。

变化岂终极,枯荣倏往还。

云胡百年内,不有一日閒。

智哉张子房,功成远所患。

寒流松石上,辟谷听潺湲。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