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卧白云乡,崖泉对阁凉。
守贫无属道,多病数求方。
耕犊惊雷毙,寒芜入圃荒。
如何帝未梦,吟苦顶铺霜。
高卧白云乡,崖泉对阁凉。
守贫无属道,多病数求方。
耕犊惊雷毙,寒芜入圃荒。
如何帝未梦,吟苦顶铺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读书人在秋天的生活状态。开篇“高卧白云乡,崖泉对阁凉”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所处之地的清幽与孤寂,白云如席,山涧清泉相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为伴的意境。接着“守贫无属道,多病数求方”两句,表达了诗人生活上的拮据和身体上的不适,但仍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不去追逐世俗的富贵。
中间四句“耕犊惊雷毙,寒芜入圃荒。如何帝未梦,吟苦顶铺霜”,则是对现实生活中的艰辛与困顿的抒发。春耕时节,因雷声而惊吓耕牛,反映出农事的艰难;寒冷中杂草丛生,园圃荒芜,显示了生产力度的低下和自然环境的恶劣。而“如何帝未梦”一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统治者的不满或无奈,他们对民间疾苦视而不见;最后“吟苦顶铺霜”,则是诗人在严寒中坚持着自己的文学创作,通过吟咏来抒发内心的痛苦和不屈。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社会、对统治者的批判态度,表现出诗人坚守精神独立性格的同时,对外部世界持有一份冷静和悲观。
伯仲见伊吕,前日补天归。
平生盖世勋业,何用藉群儿。
出领绣衣龙节,入拥绣裳赤舄,名字在金闺。
磊落正如此,焉学古人为。
济川舟,调羹手,看当时。
功成便引身去,大不负书诗。
两鬓萧萧华发,总为爱君忧国,臣老系安危。
天子方好老,领取帝王师。
月来印千水,云去露千山。
乾坤一草亭耳,为我洗愁颜。
东户太湖摇碧,北户长松立铁,此岂是尘寰。
老子乐何事,在山水之间。
算吾生,□□□,只饶闲。
平时斗酒本劳,笑语亲讥讪。
千古武陵溪上,鸡犬也应问讯,春梦落花斑。
李愿大佳士,谁为赋归盘。
吾子钓游处,一过一徘徊。
旧时酒壶茶碗,重洗古莓苔。
点检东头松菊,料理西头水竹,一一手亲裁。
别有古人意,石上五株梅。
马少游,陶元亮,大佳哉。
世间荣枯宠辱,我辈未须猜。
此是君家邱墓,此是君家第宅,缘底不归来。
我有一杯酒,准拟拂尘埃。
昨夜溪头,潇潇风雨,柳边解个渔舟。
狂歌击楫,惊起欲眠鸥。
笑杀子猷访戴,待到门、兴尽归休。
得似我,裳衣颠倒,大叫索茶瓯。
长怪天翁,赋人以量,偏曲如钩。
有大于江海,小径盈*。
爱酒青莲居士,又何苦、枕藉糟邱。
玉山倒,风流脍炙,底为子孙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