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翁儒学似文翁,韵句天然无异同。
社稷堂堂推故相,家庭挺挺见遗风。
词场已擅千军敌,诗律仍惊万马空。
愿报琼瑶无好语,朝来浑欲达空筒。
乃翁儒学似文翁,韵句天然无异同。
社稷堂堂推故相,家庭挺挺见遗风。
词场已擅千军敌,诗律仍惊万马空。
愿报琼瑶无好语,朝来浑欲达空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仲并的作品,题为《再用前韵答徐圣可(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文学才华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个人的文艺抱负和报效国家的愿望。
“乃翁儒学似文翁,韵句天然无异同。” 这两句是对徐圣可(乃翁)的文学风格给予高度评价,将其比作唐代的大诗人文翁(即王勃),暗示他的诗歌自然流畅,与古人的韵味无异。
“社稷堂堂推故相,家庭挺挺见遗风。” 这两句进一步赞扬徐圣可的文学成就和家学渊源,用“社稷”比喻国家的重要职位,用“家庭”指代其家族的文化传统。这里诗人也表达了对这种文化血脉的敬仰。
“词场已擅千军敌,诗律仍惊万马空。” 这两句则具体赞美徐圣可在文学上的成就,尤其是在诗歌和词赋方面的杰出表现。用“千军敌”和“万马空”形容他的文艺才华如同战胜众多敌手,令人惊叹。
“愿报琼瑶无好语,朝来浑欲达空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愿望,他希望能有机会向天地报告自己的文学成就和美好的祝愿。这里的“琼瑶”是美玉之意,象征高洁和珍贵;“朝来浑欲达空筒”则是说早晨时分,心中充满了想要倾诉的思想,但又像是想要把这些思想倒入一个空无一物的筒中。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仲并对徐圣可文学才能的高度认同和赞赏,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于文艺创作的热忱与追求。
白袷檀冠碧玉环,倒骑驴子看庐山。
腰间小榼藏何物,几转芙蓉一颗丹。
霜林万籁,秋满人间世。
客子旧山心,误西风、悲号涧水。
茅檐夜久,仍送雨疏疏,焚香坐,对床眠,多少闲滋味。
钓船篷底,闲杀烟蓑辈。
老眼倦纷华,宦情与、秋光似纸。
幽栖归去,梧影小楼寒,看山眼,打窗声,莫放颓然醉。
星河淡城阙,疏柳转清流。
黄云南卷千骑,晓猎冷貂裘。
我欲幽寻节物,只有西风黄菊,香似故园秋。
俯仰十年事,华屋几山邱。倦游客,一樽酒,便忘忧。
拟穷醉眼何处,还有一层楼。
不用悲凉今昔,好在西山寒碧,金屑酒光浮。
老境玩清世,甘作醉乡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