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登越王楼献于中丞》
《秋日登越王楼献于中丞》全文
唐 / 李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越王曾牧剑南州,因向城隅建此楼。

横玉远开千峤雪,暗雷下听一江流。

画檐先弄朝阳色,朱槛低临众木秋。

徒学仲宣聊四望,且将词赋好依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dēngyuèwánglóuxiànzhōngchéng
táng /

yuèwángcéngjiànnánzhōuyīnxiàngchéngjiànlóu
héngyuǎnkāiqiānqiáoxuě

ànléixiàtīngjiāngliú
huàyánxiānnòngcháoyángzhūkǎnlínzhòngqiū

xuézhòngxuānliáowàngqiějiānghǎoliú

注释
越王:指越国的君主。
牧:统治。
剑南州:古代行政区划,包括现在的四川一带。
城隅:城市的一角。
横玉:形容楼阁横梁如玉质般洁白。
千峤雪:比喻众多山峰的雪景。
暗雷:形容江水奔流的声音。
一江流:指江水。
画檐:装饰有彩绘的屋檐。
朝阳色:早晨的阳光色彩。
朱槛:红色的栏杆。
众木秋:周围的树木呈现出秋天的景色。
仲宣:王粲的字,三国时期文学家。
聊四望:随意地四处眺望。
词赋:诗词歌赋。
依刘:模仿或追随刘禹锡的生活态度。
翻译
越王曾经统治过剑南地区,因此在这里建造了这座楼。
楼阁上的横梁如玉,远远望去像开满千座山峰的白雪,暗中能听到江水奔流的声音。
楼檐在朝阳下闪烁着色彩,红色栏杆下的位置靠近地面,周围树木已显秋意。
我徒然效仿王粲四处眺望,暂且以词赋来寄托情感,如同刘禹锡般享受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游览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回味。从“越王曾牧剑南州,因向城隅建此楼”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代越王修建楼阁的历史背景进行了一番描绘,设定了一个悠远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场景。

接着,“横玉远开千峤雪,暗雷下听一江流”两句,则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去感受自然之美。诗人将山势比喻为“横玉”,突出了山川的清洁和坚硬;而“千峤雪”则描绘出壮丽的山雪景致,既有视觉上的享受,又有“暗雷下听一江流”的音响效果,让人仿佛能听到远处江水潺潺的声音。

再看“画檐先弄朝阳色,朱槛低临众木秋”两句,诗人细腻地描绘了楼阁的窗棂首先沐浴在朝霞之中,而朱红色的栏杆则与满园的秋色相互辉映,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现出诗人对美景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情感。

最后,“徒学仲宣聊四望,且将词赋好依刘”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文学理想。其中“仲宣”指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杨雄,而“刘”则可能是指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刘义庆。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只是模仿前人的风格,希望能够像他们一样,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越王楼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古代文学家的崇拜和学习,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作者介绍

李渥
朝代:唐

李渥,李蔚子,陇西人也。咸通末进士及第,释褐太原从事,累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光化三年,选贡士。
猜你喜欢

临终偈

记得黄梅与我时,忽然天气报君知。

逆行顺化无交涉,撒手毗卢顶上归。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八十

海门一夜波涛恶,玉麟攧折黄金角。

鱼龙虾蟹尽潜踪,大悲千手难摸索。

木马悲嘶,石人泪落。

(0)

示食三白通庵主

舌端异味已全抛,松竹烟云作淡交。

有口不吞三世佛,一天风月任萧骚。

(0)

偈颂四十一首·其四十一

每年三月十八,忆著痛恨入骨。

巨福山上望凌霄,万重山海烟波阔。

谩爇一炷兜罗木,唵,喷喷昂昂。

(0)

塞北

兵战何时息,边尘染客旌。

乱鸦啼又歇,荒草死还生。

岛雨连秋曙,江风入雁声。

近淮民自悦,应是宦情清。

(0)

过吴

柳桥槐市暂经过,飘泊汀洲得意多。

夜月已忘吴主恨,画船空有采莲歌。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