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轮元不挂丝头,会有金鳞上直钩。
蓦口一桡犹未彻,踏反船子有来由。
机轮元不挂丝头,会有金鳞上直钩。
蓦口一桡犹未彻,踏反船子有来由。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崇岳所作的《颂古六首》中的第三首。它以机轮和金鳞为隐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出人意料的智慧意境。
"机轮元不挂丝头",这里的机轮象征着世间万物的运行机制,而“元不挂丝头”则暗示了事物运行的自在无碍,不受任何束缚或牵连。这是一种超越常规、不被世俗规则所限的境界。
"会有金鳞上直钩",金鳞比喻高洁的人才或智慧,直钩则象征正直或纯粹的心志。这句诗意味着尽管金鳞(人才)可能起初并未被世俗所接纳,但终将被慧眼识中,踏上直道。
"蓦口一桡犹未彻",蓦口一桡,形容突然的动作,桡指船桨。这句暗示了某种顿悟或转折,即使在看似平常的瞬间,也可能揭示出深刻的道理。
"踏反船子有来由",船子是佛教禅宗公案中的典故,常用来比喻修行者。踏反船子,即逆流而行,这里暗指修行者通过反向思考或逆境中的行动,找到了内在的真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真我智慧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洞察。
我有双剑恨不斩虹霓,虹霓日日天东横隔断,山东雨暗山西晴,良田六月尘埃生。
官家租税乏供给,胥吏打门朝暮声。
安得封书奏明主,下诏即免今年徵。
君不闻府帖昨夜来点兵,汉官政化今又更,令民卖牛买剑东南征。
伤哉大旱政如此,何不蠲租罢战纾民情。
为邦乃以民为本,本固未必邦家倾。
呜呼本固未必邦家倾,安民不战四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