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六首·其三》
《颂古六首·其三》全文
宋 / 释崇岳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机轮元不挂丝头,会有金鳞上直钩。

蓦口一桡犹未彻,踏反船子有来由。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崇岳所作的《颂古六首》中的第三首。它以机轮和金鳞为隐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出人意料的智慧意境。

"机轮元不挂丝头",这里的机轮象征着世间万物的运行机制,而“元不挂丝头”则暗示了事物运行的自在无碍,不受任何束缚或牵连。这是一种超越常规、不被世俗规则所限的境界。

"会有金鳞上直钩",金鳞比喻高洁的人才或智慧,直钩则象征正直或纯粹的心志。这句诗意味着尽管金鳞(人才)可能起初并未被世俗所接纳,但终将被慧眼识中,踏上直道。

"蓦口一桡犹未彻",蓦口一桡,形容突然的动作,桡指船桨。这句暗示了某种顿悟或转折,即使在看似平常的瞬间,也可能揭示出深刻的道理。

"踏反船子有来由",船子是佛教禅宗公案中的典故,常用来比喻修行者。踏反船子,即逆流而行,这里暗指修行者通过反向思考或逆境中的行动,找到了内在的真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真我智慧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洞察。

作者介绍

释崇岳
朝代:宋   号:松源   籍贯:处州龙泉(今属浙江)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於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於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於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历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於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隐,命为首座。不久出世於平江府阳山澄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为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隐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嘉泰二年卒,年
猜你喜欢

送知县曹哲德明美解赴京

家住燕山北,官居紫淦浔。

三年惟饮水,永日祗弹琴。

政体吾皇意,天知令尹心。

行看书上考,入觐五云深。

(0)

久旱用廖南溟韵

我有双剑恨不斩虹霓,虹霓日日天东横隔断,山东雨暗山西晴,良田六月尘埃生。

官家租税乏供给,胥吏打门朝暮声。

安得封书奏明主,下诏即免今年徵。

君不闻府帖昨夜来点兵,汉官政化今又更,令民卖牛买剑东南征。

伤哉大旱政如此,何不蠲租罢战纾民情。

为邦乃以民为本,本固未必邦家倾。

呜呼本固未必邦家倾,安民不战四海平。

(0)

中秋夜客中思亲

明月今夕圆,良朋一时集。

四坐各驩虞,中怀独忧悒。

所忧浩无端,所慕嗟何及。

清歌那忍闻,背面成悲泣。

(0)

谢李文焕赠图书

图书重斯文,考法从异代。

大巧人竞为,古拙吾所爱。

人生如驹隙,俯仰增叹慨。

感君勒姓名,或可传千载。

(0)

暮归途中作

残阳在林梢,孤鸟度微影。

行人念归程,十里隔松岭。

萧萧风色寒,漠漠烟光暝。

稍喜近人家,溪桥接村径。

(0)

鹅溪钓叟为陈充宾赋

前林带溪水,湛湛寒潭深。

垂纶不设饵,鲂鱮自浮沉。

明月照孤艇,清风飘素襟。

物我俱两忘,悠然尘外心。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