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春晴探物华,山园走得脚酸麻。
从教三日风和雨,闭户烧香不看花。
半月春晴探物华,山园走得脚酸麻。
从教三日风和雨,闭户烧香不看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山居生活图景。"半月春晴探物华"展现了诗人在春天明媚的阳光下,走访自然之美,观赏万物复苏的景象。"山园走得脚酸麻"则透露出诗人的这番行走并不轻松,是一段辛勤而细腻的体验。
接下来的"从教三日风和雨"让人感受到天气变化给诗人带来的一丝忧郁,而"闭户烧香不看花"则显得更加内敛与淡泊。诗人选择在室内点燃香料,享受这份静谧,不再外出观赏外界的繁华。
整首诗通过对比春日美景与室内独处,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既有欣赏也有超脱的态度。同时,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对于宁静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作长短句题于后。
公以承平王孙而婴世变,离黍之悲,有不能忘情者,故深得骚人意度。
予生十有四年而公毙,每见先辈谈公典型问学,如天上人,未尝不神驰梦想。
昔东坡先生自谓不识范文正公为平生遗恨,其意盖可想见。
此卷辞翰,不忝古人,蔼然贞元朝士。
大意以谓拟古之作,魏晋以下,由来久矣,僭以己意,追次元韵,其于先哲风流文采,或可备高唐想像之万一云扰扰行藏,百年世事悲歌里。
欢娱有几。
不倦青*敝。
昨夜东风,暖透鸳鸯被。
春归未。
故园山水。
青眼何曾昧。
又调春草碧词见遗,以识会合之意,情文悃欢,溢於言表,惠至渥也。
辄依芳韵,庸写下忱,为先施之期谢云儒冠不解明韬略。
底处是生涯,云门约。
无端寄迹兵戈,蕙帐荒寒怨秋鹤。
岁暮且归来,情如昨。
故人几度传心,曾烦手削。
门外见仙槎,须停泊。
老来岁月无何,乞与刀圭九还药。
三岛景长春,寻具乐。
暮天碧。
长是登临望极。
松江上、云冷雁稀,立尽斜阳耿相忆。
凭阑起叹息。
人隔吴王故国。
年华晚,烟水正深,难折梅花寄寒驿。
东风旧游历。
记草暗书帘,苔满吟屐。
无情征旆催离席。
嗟月堕寒影,夜移清漏,依稀曾向梦里识。
恍疑见颜色。
空惜。
鬓毛白。
恨莫趁金鞍,犹误尘迹。
何时弭棹苏台侧。
共漉酒纱帽,放歌瑶瑟。
春来双燕,定到否,旧巷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