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半年围,道路三月病。
轻舟过江来,所向复未定。
客房夜凉冷,气体亦粗胜。
月穿窗罅白,风入桐叶劲。
挑灯读太玄,爱此顷刻静。
物数极三甲,此理本天命。
首赞则分行,故未及世应。
古历汉则亡,易实更三圣。
哀哉杨子云,上与数子竞。
虽云耗心力,固自有捷径。
后来司马公,独敛众说盛。
锱铢判讹谬,一宗蒙是正。
读玄则知易,此实公所證。
如何少年子,便欲献讥评。
我老未知学,读此知不称。
掩卷坐搔首,一洗肝肺净。
明朝寻故人,此语殊未竟。
京城半年围,道路三月病。
轻舟过江来,所向复未定。
客房夜凉冷,气体亦粗胜。
月穿窗罅白,风入桐叶劲。
挑灯读太玄,爱此顷刻静。
物数极三甲,此理本天命。
首赞则分行,故未及世应。
古历汉则亡,易实更三圣。
哀哉杨子云,上与数子竞。
虽云耗心力,固自有捷径。
后来司马公,独敛众说盛。
锱铢判讹谬,一宗蒙是正。
读玄则知易,此实公所證。
如何少年子,便欲献讥评。
我老未知学,读此知不称。
掩卷坐搔首,一洗肝肺净。
明朝寻故人,此语殊未竟。
这首诗《读司马公集解大玄》由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通过阅读司马公对《太玄》的解释,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学习和理解古代经典的心得体会。
诗中首先描述了京城被围困、道路阻塞、疾病蔓延的动荡景象,以此为背景引出诗人独自在客居之地,夜晚凉冷,借着微弱的灯光阅读《太玄》,享受片刻的宁静。诗人提到《太玄》中的道理源自天命,认为理解其精髓需要深入思考,而非仅仅流于表面。
接着,诗人对比了不同学者对《太玄》的不同解读,强调了司马公在整理和解释《太玄》时的严谨态度和独到见解。诗人认为,司马公能够从细微之处辨别真伪,统一解释,使得《太玄》的真理得以显现。
然而,诗人也反思了年轻学者对于经典的理解往往过于草率,缺乏深入研究。他自谦自己年岁已高,对于学问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刻,但通过阅读司马公的解释,感到自己的认知得到了净化和提升。
最后,诗人表示第二天将去寻找朋友,分享这次阅读的感悟,并认为这段对话还远未结束,暗示了他对继续探讨和深入理解经典持开放态度。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古代经典的敬仰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同时也反映了对后辈学者应当更加注重深入研究和严谨思考的期待。
去秋巡豫郊,待雨播秋麦。
三冬复望雪,切切咨宣席。
春来举趾初,近远濡甘泽。
来牟知遍布,芃芃扑陇陌。
所希雨以时,芒种庶滋硕。
青齐喜依旬,接壤兴遥忆。
风气两省同,麦秋重民食。
置邮来佳音,两河沾及尺。
饼饵定可卜,市价已减值。
西望为民慰,忭庆手加额。
今岁幸时若,所历同南北。
深惟损益机,益凛惕乾德。
太宰诸郎君,次第殉国难。
既已慰先公,亦有光杨万。
憖遗此残生,东窜馀一线。
司马祇孤儿,曾参绩溪战。
幸逃笪桥死,亦得保馀喘。
投身玲珑岩,受役伊蒲饭。
世系既沈埋,头角甘漫漶。
相看各相讶,有泪不可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