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游隐仙庵并诣古林律院承诸君和仆去岁诗韵见示因复继和三云通守四十矣前见其貌似年少因以入诗今知其误故复以诗解之·其二》
《重游隐仙庵并诣古林律院承诸君和仆去岁诗韵见示因复继和三云通守四十矣前见其貌似年少因以入诗今知其误故复以诗解之·其二》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江城朗见玉山来,当座朱颜发绿醅。

流转光阴速轮毂,飘萧花絮付莓苔。

黑头子岂输王簿,秃发余真似贺梅。

四十功名非便晚,会看风引到蓬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旧地时的感慨与自我反思。首句“江城朗见玉山来”,以“玉山”比喻江城的美景,展现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当座朱颜发绿醅”,通过描述酒宴上的热闹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流转光阴速轮毂,飘萧花絮付莓苔。”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时间的流逝比作快速转动的车轮,将落花比作随风飘散的花絮,最终归于莓苔之下,形象地表达了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黑头子岂输王簿,秃发余真似贺梅。”这里诗人以自己年轻时的“黑头子”与年老后的“秃发”进行对比,暗含着对岁月无情的无奈与自嘲。同时,也借用了“王簿”、“贺梅”这两个典故,增加了诗句的文化内涵。

“四十功名非便晚,会看风引到蓬莱。”最后两句,诗人以“四十功名”自勉,表示即使到了四十岁,也不算太晚,只要努力追求,终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心中的“蓬莱”——象征着理想的境界或仙境。整首诗在回顾与反思中,蕴含着对人生、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句·其六

盘无兼味惭留客,梦厌多岐不到乡。

(0)

挽仁宗皇帝词·其五

亿万民灵四百州,衔恩哀慕几时休。

惜回长夜钧天梦,归侍仙都泰帝游。

苍野路遥斑竹恨,翠微宫冷白杨秋。

国人雨泣西郊暮,烟惨风悲亦为愁。

(0)

谢病

自缘谢病惭朝绂,渐有心期访旧庐。

为问桃花岩下客,有田肯贳子真无。

(0)

杂兴三首·其二

块泥封两耳,师旷亦为聋。

离朱捏两目,触面不得通。

折弓断其臂,安得为逢蒙。

白日照六合,光耀当天中。

苟为物所蚀,齯齿犹成童。

君子诚其意,默通大化工。

所以虞舜明,不在双重瞳。

(0)

挽仁宗皇帝辞五首·其四

歌舞西陵望,衣冠渭北游。

应从天上乐,不为世间留。

龙去鼎湖晚,雁飞汾水秋。

群臣泪横臆,空拜翠云裘。

(0)

次韵程丞相牡丹

曾倒金壶为牡丹,矮床设座绕花坛。

有人偷插玉钗上,到夜更留银烛看。

醉里春风遗翠帽,归时寒月送雕鞍。

如今兰棹催西去,惆怅明年谁倚栏。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