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宣义之官越幕二首·其二》
《送张宣义之官越幕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谁谓贵公子,乃如寒士家。

真宜举敦朴,已自胜浮华。

洲荻藏迷子,溪篁拥若耶。

相望只在眼,音问莫言赊。

(0)
翻译
谁说贵公子,竟像贫寒书生家。
确实应推崇质朴,他本就胜过浮夸。
洲上的荻草隐藏了你,溪边竹林环绕着你的居所。
虽然视线相接,但书信往来却难以期待。
注释
谁:疑问代词,指代某人。
谓:说。
贵公子:地位显赫或富有的年轻人。
乃:竟然。
如:像。
寒士家:贫穷读书人家。
宜:适宜,应当。
举:推崇。
敦朴:朴实无华,真诚。
自:自然,本身。
胜:超过,胜过。
洲荻:洲上的荻草,一种植物。
藏:隐藏。
迷子:迷失的孩子,此处比喻贵公子。
溪篁:溪边的竹林。
若耶:古代地名,这里泛指溪流。
相望:互相凝视,遥望。
只在眼:就在眼前。
音问:书信往来。
赊:拖延,不及时。
鉴赏

这首诗是王安石的《送张宣义之官越幕二首(其二)》,创作于北宋时期。王安石以其改革理念和文学才华闻名,其诗词多含哲理,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

"谁谓贵公子,乃如寒士家。真宜举敦朴,已自胜浮华。"

这两句通过对比贵族公子与贫寒士人之居处,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质朴生活的赞美,以及对过度奢侈和浮华生活的批判。这是王安石倡导“敦朴”思想的一种体现,即提倡回归到更纯粹、真实的生活状态。

"洲荻藏迷子,溪篁拥若耶。"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景,其中“洲荻”和“溪篁”都是自然界中的景物,它们似乎在守护着某种纯真与宁静。这里的“迷子”可能指的是诗人希望朋友能够找到一片心灵的避风港,而不被世俗的喧嚣所困扰。

"相望只在眼,音问莫言赊。"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祝愿。尽管彼此间可能有语言上的沟通障碍,但通过目光交流,即可传递深厚的情感。这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之间那种超越言辞的深层次情谊。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安石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透露出他对于朋友、对于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寄冯著

春雷起萌蛰,土壤日已疏。

胡能遭盛明,才俊伏里闾。

偃仰遂真性,所求惟斗储。

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吾道亦自适,退身保玄虚。

幸无职事牵,且览案上书。

亲友各驰骛,谁当访敝庐。

思君在何夕,明月照广除。

(0)

沣上寄幼遐

寂寞到城阙,惆怅返柴荆。

端居无所为,念子远徂征。

夏昼人已息,我怀独未宁。

忽从东斋起,兀兀寻涧行。

罥挂丛榛密,披玩孤花明。

旷然西南望,一极山水情。

周览同游处,逾恨阻音形。

壮图非旦夕,君子勤令名。

勿复久留燕,蹉跎在北京。

(0)

荅赵氏生伉

暂与云林别,忽陪鸳鹭翔。

看山不得去,知尔独相望。

(0)

宫词

帘外微明烛下妆,殿明放锁待君王。

玉阶地冷罗鞋薄,众里偷身倚玉床。

(0)

原上新居十三首·其四

鸡鸣村舍遥,花发亦萧条。

野竹初生笋,溪田未得苗。

家贫僮仆瘦,春冷菜蔬焦。

甘分长如此,无名在圣朝。

(0)

朝天词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其一

山川初展国图宽,未识龙颜坐不安。

风动白髯旌节下,过时天子御楼看。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