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士祠边半岭松,不容凡木乱江风。
筇枝拄到峰头阁,天籁都归十八公。
辩士祠边半岭松,不容凡木乱江风。
筇枝拄到峰头阁,天籁都归十八公。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辩士祠边的景象,松树傲立半山,不被世俗之木扰乱江风的宁静。诗人手持筇杖,攀登至峰顶阁楼,感受到自然界的天籁之声仿佛都汇聚于这十八公(可能是指祠中的某位尊者或特定的建筑)。整首诗通过写景和叙事,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敬仰以及对自然静谧的向往。薛绍彭的笔触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之间人文与自然融合的审美追求。
雨飘零,风凄清。坐念今夕月,知从何处明。
未须无月更作恶,但愿有酒常同倾。
路转岧峣瞰古城,阑干曲处眼偏明。
岚光不与江流断,凉意还从竹外生。
好事樽罍初不减,旧题岁月已堪惊。
会须更待天边月,醉看浮图波面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