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临大路,寂寂倚清闺。
要我木兰下,逢君春水西。
繁花朝雪映,垂柳暮烟低。
最是销魂处,催人送鸟啼。
青楼临大路,寂寂倚清闺。
要我木兰下,逢君春水西。
繁花朝雪映,垂柳暮烟低。
最是销魂处,催人送鸟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场景。首句“青楼临大路,寂寂倚清闺”以“青楼”与“大路”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繁华与孤独并存的氛围。“寂寂”二字,不仅形容了环境的寂静,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寂。“倚清闺”则透露出女子的柔弱与等待的意味。
接下来的“要我木兰下,逢君春水西”,似乎在邀请诗人或读者一同前往,去往一个充满希望与可能的地方。这里的“木兰下”和“春水西”都带有浪漫色彩,预示着旅程的美好与期待。
“繁花朝雪映,垂柳暮烟低”两句,通过“繁花”与“朝雪”、“垂柳”与“暮烟”的对比与融合,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幻,同时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给人以深思。
最后,“最是销魂处,催人送鸟啼”点明了情感的核心——“销魂”。这不仅是对美景的赞叹,更是对内心深处情感的深刻体验。在这样的场景中,鸟儿的啼鸣似乎成为了情感释放的媒介,既表达了自然界的生机,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略带哀愁的世界,引人深思。
趋程苦行迟,遇景苦行速。
清晨发建阳,重雾若云簇。
载驰且一舍,始能豁我目。
清溪映明沙,茂树间修竹。
千山开且合,烟翠争相逐。
飞梁若垂虹,去艇如游鹜。
竟日抵瓯宁,应接难更仆。
人远意如何,良游偏恨独。
屏居谢人徒,朔风吹寒雨。
远树既盘纡,渫云亦交互。
愁鸱恋故林,隐豹谙长雾。
羃历川光昏,苍茫野火聚。
耳目暂无扰,閒情托豪素。
拙讷罢干时,赏心于此遇。
飞光忽我遒,咄咄岁云暮。
眷言采三秀,颓龄傥能驻。
昔人贱荣达,今人慕通显。
所履非有殊,中得异深浅。
欣戚缘感生,尘幻非实践。
望赊情日悲,理会境俱遣。
子年二十强,才器重瑚琏。
春明去不顾,此意昔所鲜。
因之内自愧,孱钝玷华选。
会当理归楫,长啸谢轩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