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洗高阳一酒徒,沛公雅意在雄图。
终烦前箸还销印,王表知君浅丈夫。
辍洗高阳一酒徒,沛公雅意在雄图。
终烦前箸还销印,王表知君浅丈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长方所作的《郦生长揖》。诗中描述的是一个名叫郦生的人物,他曾经是个豪饮之徒,与高阳酒徒为伍。然而,诗中提到沛公(刘邦)对他的期望并不止于酒桌上的豪情,而是看中了他的雄心壮志。"终烦前箸还销印",这里的"前箸"可能象征着权力或责任,"销印"则意味着结束或放弃,暗示沛公期待郦生能承担起更重要的职责,超越饮酒的生活。最后一句"王表知君浅丈夫","王表"可能指的是王者的标准或考验,"浅丈夫"则带有贬义,暗指他人认为郦生的才能和见识尚浅。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出对郦生潜力的挖掘和对他能否经受考验的疑虑。
漫刺不待投,数面自成亲。
对言或无味,况乃诗筒新。
佳处在阿堵,小异果此君。
我行萧滩上,所食杨与陈。
百药及寿玉,磊落俱可珍。
今又见夫子,此邦何多人。
一官二十年,须发颇费耘。
得非坐诗故,造物主怒嗔。
如我亦复然,此理又奚云。
一见互兴叹,呴濡胡足仁。
湖边雨新足,荷背白胜银。
是中何以思,何当并车巾。
忆昔曾闻南渡初,里人最赏白社徐。
君如竹林有隽子,我类犬子睎相如。
君子何翅一头出,李杜齐名真是溢。
唱酬纵许并流传,安有隋珠混燕石。
我今鬓发衰且残,君乃春秋富未阑。
后人纵使加讥弹,韩也固豪郊自寒。
谁云徐郎瘦如竹,撑肠书若相如粟。
渠侬高处背时俗,而独许我游与辱。
旧来诗已有老气,迩日更觉加圆熟。
我生取友固不苟,乃复得君真厌足。
清朝求士正侧席,可使白驹咏空谷。
期君布衣应徵书,未见却从东观读。
我今作官竟何事,亟拜未应徒鼎肉。
与民忧乐安得同,所念因人终碌碌。
宣城死诸葛,管城不中书。
我无操舟长,顾病河流纡。
朝来罢茶瓯,闲诗念追摹。
毛锥不胜任,一战惊摧车。
孙郎吴中回,此物富有馀。
自云得秘法,蠹口绝觊觎。
君今英妙年,赋成似相如。
自宜给笔札,奏技承明庐。
非如寒窗人,章句分锱铢。
多贮竟胡为,何妨稍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