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沿江黄制置七首·其七》
《寿沿江黄制置七首·其七》全文
宋 / 俞德邻   形式: 古风

走也晚闻道,曳裾登师门。

师门岌数仞,冠佩何訚訚。

拂拭长光贾,吹嘘怜苦辛。

永言一饭报,眷然清渭滨。

燕飞认巢稳,马瘦思草春。

何当入钧播,坱圠知无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子对师长的尊敬与感激之情,以及对学业的追求与执着。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场景,展现了学子在求学路上的艰辛与坚持。

“走也晚闻道,曳裾登师门。” 开篇即点明了学子在晚岁之时,怀着对知识的渴望,不畏艰难,前往师门求教的情景。这里的“曳裾”形象地描绘了学子谦卑而坚定的姿态,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师长的尊重。

“师门岌数仞,冠佩何訚訚。” 描述了师门的庄严与神圣,数仞之高象征着学问的深邃,而“冠佩何訚訚”则通过整齐的服饰,展现了师长们的威严与尊严,同时也暗示了学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严谨态度。

“拂拭长光贾,吹嘘怜苦辛。”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学子在求学过程中的努力与付出。他们不断地擦拭知识的光芒,用心去理解与掌握;同时,师长们也对他们倾注了极大的关爱与耐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成长进步。

“永言一饭报,眷然清渭滨。” 表达了学子对师长深厚的感激之情,他们承诺将铭记师恩,如同清渭河畔的景色一样,永远铭记在心。这里使用了“一饭报”的典故,强调了感恩之心的重要性。

“燕飞认巢稳,马瘦思草春。” 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深化了对求学过程的比喻。燕子找到了温暖的巢穴,马儿渴望着春天的绿草,这些都象征着学子在师长的教导下,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何当入钧播,坱圠知无垠。” 最后两句表达了学子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他们希望有机会参与到更广阔的天地中,施展才华,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无限,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深情地描绘了学子对知识的渴望、对师长的敬仰、以及在求学道路上的坚韧与执着,展现了中国古代教育文化中尊师重道、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俞德邻
朝代:宋   籍贯:自号太玉山   生辰:1232~1293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芭蕉士女

为爱芭蕉步玉除,云根飞翠湿霞裾。

蕊珠宫里归期近,懒把芳心叶上书。

(0)

题钓月轩

武陵溪上钓鱼矶,白云青树秋晖晖。

长竿倚石月初上,新雨满池鱼欲飞。

清郎笑奉长生箓,寿客看舞斑斓衣。

风流一散何时见,梦绕竹林行翠微。

(0)

翠微寺

欲雨不雨天墨色,将崩未崩石偪侧。

溪谷缘云已万盘,风雨欺人作三厄。

客游已悭天不悭,雷电翕歘嘘晴暾。

诸峰倒景互明灭,照耀金碧开山门。

清都紫微逼象纬,旃林贝树罗山樊。

十方下视沙界迥,佛骨不受炎歊袢。

麻衣老师寂灭久,问法羞与山僧论。

但馀卓锡古泉水,念念欲洗尘眼昏。

嗟予世网久踯躅,坐览古迹空盘桓。

暮归却灭山下路,杳杳飞鸟投芳村。

(0)

宫词二首·其二

宫门烟柳映风蒲,别殿交鱼给傅符。

太液池边下黄鹄,急宣立本画新图。

(0)

山鬼篇赠姜历山

山中鬼不独,山中亦城市。

衣中环佩无玉声,直入人家弄书史。

小冠斑文剪湘竹,越衣芰制如流水。

玉壶未竭歌未终,飘若空中野云起。

门前月色夜茫茫,门外秋风满千里。

朝餐松柏露,暮食兰蕙花。

陇头青桂树,何处是君家。

(0)

题野秀堂·其一

霞际浮玉青霏霏,吴中景物天下稀。

三江入海作秋浪,五湖满地摇夕晖。

孤鹤忽与白鹭起,神龙或挟赤鳞飞。

胡床抱膝但长啸,丈夫安得为轻肥。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