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行哀响递相催,争趁高秋作恨媒。
云外关山闻独去,渡头风雨见初来。
也知榆塞寒须别,莫恋蘋汀暖不回。
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
断行哀响递相催,争趁高秋作恨媒。
云外关山闻独去,渡头风雨见初来。
也知榆塞寒须别,莫恋蘋汀暖不回。
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名为《和进士张曙闻雁见寄》。诗中的意境伤感,语言质朴,表达了诗人对远去亲友的思念之情。
“断行哀响递相催”一句,描绘了秋天鸿雁南飞时断续的叫声,如同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在不断地催促着人们彼此间的情感交流。"争趁高秋作恨媒"则是说在这个季节里,更容易产生离愁。
“云外关山闻独去”表达了诗人听闻朋友远行,心中所生的孤寂之情。"渡头风雨见初来"则形象地描绘出友人初次归来的场景,可能是在风雨交加的环境下。
“也知榆塞寒须别”一句,提醒朋友要知道边塞之地已经开始变冷,意味着季节的转换,也是告别的信号。"莫恋蘋汀暖不回"则是劝慰远方的友人不要过于留恋那温暖的地方而忘记了归途。
最后两句“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在他乡,但心中仍然牵挂着自己的故土。"富春江畔"是指浙江的富春江,这里可能是诗人的故乡或曾居之地。"故园犹合有池台"则是在说尽管时间流逝,记忆中的家园和池塘台榭依旧完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故土的深厚情感。